母親節週末,媽媽帶著孩子去慶祝順便到公園玩,可能就會踩上人工草皮。這些比真的草皮更好嗎?基隆市府因在文化中心前廣場鋪設人工草皮,引起支持與反對正反議論。究竟人工草皮在全國各縣市的規劃上有那些運用?又有什麼差異?甚至國際上,人工草皮是否已蔚為風潮?在安全上是否有特別規範?
人工草皮因為耐用、環保、美觀、多功能使用等特點,使用上,相較於真草皮更具優勢,近年來已經成為公園綠地中常見的設施。其實,台灣各縣市公園也陸續引進。
北台灣的基隆市,因開發時間早,加上市區空間狹小、氣候多雨,市府規劃公共空間舖設人工草皮,希望增加市民休憩與增加海港城市迎接國際旅客時,能增添景觀特色,此舉意外遭到不少反對聲浪。
盤點全台各縣市在公園、公共空間及公眾設施的人工草皮舖設狀況。此外,借鏡國際,世界各國有哪些指標性的公共空間也大量運用人工草皮,甚至,將人工草皮運用做為城市中重要景觀的一環,可行性又如何?
全國各縣市廣泛運用成遊憩重要設施
《遠見》盤點各縣市公園採用人工草皮的案例發現,人工草皮已經是不少公園及景觀運用的要角。舉例來說,位在新北市中和區、有新北市最強的公園遊戲場之稱的「中和員山公園」,就舖設了大量的人工草皮,其中包括「遊逸之丘」小丘陵地及可以讓小朋友大量放電的人工滑草區。
在2019年整建,成為台南第一座地景式特色遊戲場的「明和公園」,其中也運用了人工草坪鋪面。高雄市去年也在中央公園(捷運站1號出口)正式啟用特色遊戲場,讓原本是大型通風塔的捷運設施,進一步透過舖設人工草皮,搖身變成滑草場,成為不少大大小小市民拿了紙板就在這裡滑起草來。
其他縣市還包括宜蘭縣冬山鄉「水火同源」二期親子公園,舖設超過2000平方公尺的人工草皮,搭配上方的國道5號高架橋,整個區域成為有遮陽避雨的半戶外活動空間。
台北市的內湖運動公園、明美公園、美堤河濱公園,青年公園棒球場改鋪人工草皮也預計在今年動工,年底時完成;新北市水返腳公園、富貴綠地公園、青潭河濱公園、八里水興公公園;苗栗獅山多功能運動公園;台中市環保公園、東峰公園、大愛綠地公園、幼獅公園;高雄五甲社區公園、大都會公園等等,都可以看到人工草皮設施。
紐約林肯中心人工草皮,來源是大豆
放眼國際,將人工草皮做為大規模運用在公共設施與開放空間中,著名的案例以美國紐約曼哈頓島上的林肯表演藝術中心(Lincoln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簡稱林肯中心)最具指標。早在2010年時,就將北廣場開放區域中的餐廳Hypar Pavilion,在造型設計的扭曲餐廳屋頂上,以人工料度打造綠色屋頂,創造出約680平方米的綠地,也提供民眾在屋頂上休憩的新公共空間。
3年前,林肯中心進一步善用戶外空間,將原本是一片空地的戶外廣場,改造成為一座綠色公園功能上也做為戶外表演場所,並給這個場所命名為「The Green」,讓整個林肯中心一眼看去就是一片綠意。在The Green中,還設計了許多公園的元素,包括坡道、架高座椅和圍繞著噴泉的半圓形隱蔽處。
值得一提的是,林肯中心的人工草皮是以可回收如大豆的生物基所製造而成,取代傳統以石油為基礎的聚氨酯人工草皮。
突破灰色印象,以藝文中心接軌觀光
基隆市都發處處長謝孝昆表示,基隆名為雨都,也是一座有歷史的城市,給人印象比較灰色。市府希望透過不同的方式來為城市增添色彩,如過去幾年已經成功成為代表基隆市的知名景點正濱漁港彩色屋,源自色彩的發想,為城市帶進一些顏色,進而破除老舊的感受。
受限於沒有足夠的空間與條件進行大規模的改建,基隆市文化局長江亭玫表示,為城市注入軟體,就像是撒下酵母一樣,一步一步發酵。意味著從小小的改變開始,最終可以看到不錯的改變成果。
參考國外藝術場域對人工草皮的運用,位在基隆文化中心的基隆美術館,在廣場舖設人工草皮與放置裝置藝術,廣場不僅是美術館的延伸,也希望達到活化空間的目的。
至於人工草皮的材質,市府指出是經過SGS驗證無毒,有草流擬真性草皮,底部墊高,提高基隆多雨的排水性需求。由於許多親子旅行都會選擇來美術館,市府這些規劃,特別關照到這一點,媽媽不用擔心可以帶著孩子來玩。
加上此處是全市的樞紐位置,旁邊就是郵輪遊客大樓,是遊客來到基隆的必經地。文化局規劃以文化中心打造成基隆的藝文特區,成為東岸觀光廊帶的重要文化觀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