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給自己再遊香港的理由:現代感的老香港,迸發獨特魅力

吳婉瑜
user

吳婉瑜

2024-05-02

瀏覽數 3,950+

李小龍銅像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的星光大道,由中國著名雕塑家曹崇恩所雕塑。蘇義傑攝
李小龍銅像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的星光大道,由中國著名雕塑家曹崇恩所雕塑。蘇義傑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本文出自 2024 / 5月號雜誌 直擊中國新能源車廠 揭密台灣供應鏈布局

知名香港作家張愛玲在《茉莉香片》中,曾這樣形容香港:「一座華美的但是悲哀的城」,張愛玲眼中香港的悲傷,是因為英國殖民時期的失根茫然。然而,近半世紀過去,走過各種政治傷痛,香港民間逐漸透過新舊融合的方式,發展出另一種獨特堅韌的華美。 

你上次去香港,是多久之前?又或者,你覺得香港已經沒有新鮮感了 

其實,這個距台灣僅1.5小時飛行時間的旅遊熱點,疫後面貌大為翻新,重新贏回一批批遊客。根據倫敦市場調查研究公司「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公布的「2023年世界百大旅遊城市指數」,香港已重返前20名,位列第17位,遊客量增幅全球最高,達2495%。 

看來,你的口袋旅遊名單該更新了,免得錯過眾多香港新亮點 

香港的新旅遊亮點,不是破壞式風格迥異的創新,而是在香港的老派美學中,添加現代風格 

維多利亞港是香港著名的旅遊景點,可以看到城市天際線,美不勝收。蘇義傑攝

維多利亞港是香港著名的旅遊景點,可以看到城市天際線,美不勝收。蘇義傑攝

理由1∣逛百位設計師打造的新地標 

例如在維多利亞港的星光大道旁,邀集全球超過百位設計師共同設計打造文化購物地標「K11 MUSEA」,以獨特的設計風格和藝術氛圍,成為香港觀光一大亮點。這座建築的波浪型外牆,巧妙呼應維多利亞港的風光,賦予百貨公司建築全新可能,不僅是購物場所,更是一個藝術展演的舞台。 

全球最大的文化基地「西九文化園區」,面積約四個台北大巨蛋,歷經三任特首規劃與興建,坐擁17座設施,包括劇院、博物館、演藝場館、劇場及廣場等,部分設施在疫情間陸續完工開幕,儘管還有些仍在繼續進行中,但園區已開放區域包括:戲曲中心、M+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以及沿著維港設置長兩公里的海濱長廊。 

與北京故宮的建築風格遙相呼應,位於園區內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風格融合「中國傳統建築」「中國藝術」與「香港城市景觀」三大元素,館內的常設展廳「紫禁一日──清代宮廷生活」,收藏300多件北京故宮珍藏的18世紀文物,能一窺紫禁城內的清朝皇帝,如何從清晨到夜晚度過一天。 

園區內另一醒目的建築,是M+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建築外觀呈倒「T」字形,一到夜晚,在數千LED燈投射之下,成為香港的新地標。這裡是香港最新的文創培育基地,不定期展出現代藝術、設計、建築和攝影主題展,其獨特的設計,讓室內外界限變得模糊,透過光線與風影的交匯,串起藝術與當地人文的互動。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位於維多利亞港星光大道旁的K11 MUSEA,由全球超過百位設計師共同設計打造。蘇義傑攝

位於維多利亞港星光大道旁的K11 MUSEA,由全球超過百位設計師共同設計打造。蘇義傑攝

理由2∣住公宅改建的青年住宅 

香港對新景點的規劃,並非全是開創新建築,也同時活化過去英國殖民時期建築。如果你對古蹟活化的印象,仍停留在硬體的更新,「大館」將會顛覆你的想像。大館座落在金融商業中心中環,由警署、法院、監獄結合的建築群,被當地人稱為「一條龍式」的囚犯服務 

如果你更嚮往老式香港的浪漫,那一定要體驗一晚,由公宅改建的「美荷樓」青年住宅,這是老一輩底層香港人生活過的「屋邨」。國際名導吳宇森拍攝第一部商業電影《過客》時,仍居住在石硤尾邨的公宅。這座公宅翻新成為美荷樓青年旅館,並在一樓的文物收藏空間內,保存當時公宅居民的生活用品,透過牆上數十位居民的口述回憶,穿越到1950年代的香港。 

由公宅翻新而成的美荷樓青年旅館,一樓文物收藏空間內,保存當時公宅居民的生活用品,透過牆上數十位居民的口述回憶,穿越到1950年代的香港。蘇義傑攝

由公宅翻新而成的美荷樓青年旅館,一樓文物收藏空間內,保存當時公宅居民的生活用品,透過牆上數十位居民的口述回憶,穿越到1950年代的香港。蘇義傑攝

理由3∣吃最道地攤檔與港式飲茶 

港人懂吃、會吃,更吃出養生。包括攤檔、港點、下午茶,都是香港人的集體記憶,實地走訪位於庶民美食天堂深水埗,會路過飄香超過一甲子的「劉森記麵家」;廟街攤檔匯聚香港市井小吃,影帝周星馳的喜劇經典《食神》,就是在此取景,滷牛雜、炸肥腸、煎釀三寶等攤檔,更是必吃的傳統美味 

在台灣,港式飲茶已十分普遍,但由服務生推著現蒸的點心車逐桌服務,在菜單上「大點」「中點」「小點」方格內蓋上印章,這樣的情景,在香港也變得愈來愈罕見 

港式飲茶館內的點心車愈來愈少見,堆滿蒸籠、現蒸的各式點心逐桌上菜時,總能吸引顧客目光。蘇義傑攝

港式飲茶館內的點心車愈來愈少見,堆滿蒸籠、現蒸的各式點心逐桌上菜時,總能吸引顧客目光。蘇義傑攝

因此,想感受港式飲茶最原始的風味,可以到「美心皇宮」,體驗傳統的點心文化,也能一嘗香港人餐桌上,重要節日才會出現的「大菜」。或者,在淺水灣餐廳典雅的英式裝潢中,品嘗正宗英式下午茶,三層架裝盛時令鹹點和精緻甜點,視覺和味覺同時被療癒 

知名香港作家張愛玲在《茉莉香片》中,曾這樣形容香港:「一座華美的但是悲哀的城」,張愛玲眼中香港的悲傷,是因為英國殖民時期的失根茫然。然而,近半世紀過去,走過各種政治傷痛,香港民間逐漸透過新舊融合的方式,發展出另一種獨特堅韌的華美。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