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最後,通常一定會這個經典必殺題,很多人若沒有提前準備,常常就毀在這一題。根據我觀察許多外商,大企業以及自己的經驗,其實仍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回,推薦5種答案。但是有3種答案就會顯得你的無知,一回你在面試官心裡就拉黑了,萬萬不可!
面試最後,通常面試官一定會問,你還有問題想問嗎?很多人若沒有提前準備,都會感到不知所措,或不知道該問什麼。但這個問題,是標準的面談題型,面試官會問到,就是準備結束了。
首先,心中要有個底,若只談個15分鐘就問你這題,代表你面試毫無錄取機會!
再來,針對這個問題,最忌諱的就是回答沒有問題,因為顯得你沒做任何的研究,也不容易被錄取。
其實這個題目很有助於展現應徵動機,因為人資在多數人選條件差不多的前提下,基本會選擇意願最強烈的人選!好的提問,不僅能增進彼次的關係,同時也能展現你的聰明程度。
比較好的問題是透過提問來了解這份工作適不適合你,因為找工作不是公司單方面的挑你,你也是在選擇自己想去的公司,因此,當面試官問你,你還有問題想問嗎?你必須有備而來。
面試題,建議這5種答法
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我是怎麼準備這一題的,就是我上一次去管顧面試,帶了一本筆記本寫下我想問的問題,結果當時的男主管對我的用心準備刮目相看,後來也順利錄取。等上班後他還特別提起這一點。
首先跟大家分享,我通常會用的5種回答這問題的方式。如下:
1. 我想知道,這份工作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2. 想問面試官,您心目中最理想的人選必須具備什麼樣的工作經歷或人格特質?
3. 想問面試官,您的同事如何描述您的領導或管理風格?
4. 請問這個今天我來應徵的職缺怎麼產生的?
5. 想問面試官,以您個人經驗來看,在這間公司工作最棒的一點是什麼?
為何要問這些問題?我認為,這5種問題,都能夠幫助自己瞭解適不適合這家公司,更能誘導面試官打開心房,對你講出公司真實的狀況。
畢竟雙方都在評估彼此是不是對的人,我的建議是一定要問能展現你的專業和深度的問題,並有助於做決定。
3種答案萬萬不可
當然,你也可考量自己需求,彈性使用上列答案。不過,以下3種答法就萬萬不可。
第一個類型的問題,就是去提問,任何與公司薪資福利相關問題。例如: 我一年可以有幾天年假?我能拿到幾張股票?公司會提供員工什麼樣的訓練發展?在職進修,公司會補助我嗎?這些問題,看似應該爭取的權益,也很適合發問的方向,但站在公司立場,其實完全依照你的能力而定,公司也只會對優秀的人選給特權。這些在你沒拿到OFFER 前,都沒有發問的本錢,不然只會顯得自己對工作本身興趣不大,只在意錢啊!
第二個類型的問題,就是顯示工作配合度與應徵條件上的限制,例如:可否彈性上下班?需要時常出差嗎?我可以平日早點下班去進修嗎?這些不是不能問,但只有對方決定要錄取你後,才有可能會配合你的需求,就公司的立場,要的都是配合度高的人選,我過去時常說,我可以全力配合公司的要求。
第三個類型的問題,就是顯示你絲毫沒有了解公司的問題,例如公司近幾年的發展方向?國外是否有分公司?其實都可以從官網或是財報中得知,就不適合再多問面試官 。
請記得寄出感謝函
最後,想提醒大家,別忘記詢問面試官的姓名、職稱及聯絡方式,最好的方式就是要一張名片,並當天面試完立刻寄感謝函,回去一定要一周後適當follow up ,回想起我很少幫人模擬面試,聽到什麼令我印象深刻的問題,我有個朋友曾經跟我說,她從不追蹤面試進度的,總覺得當下面試官早有判斷,我只跟她跟說,當年我面試完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立刻發信給當時的主管,最後我不是條件最好的、資歷最到位的,但是主管選擇錄取我。
問了以上問題,絕對能挑出真正適合你的工作和公司,當然大家還可以思考幾個自己真的想問的問題,我會根據面試官的追問程度,多準備幾個跟工作細節相關的問題,但不建議直接問面試官,你覺得我的表現如何,或是你覺得我適合這份工作嘛?因為蠻多面試官會當下覺得蠻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