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子支付戰場激烈,堪稱紅海中的紅海,2023年10月正式登上興櫃的交流資服,身為新兵,有何能耐突圍?
鬆軟酥皮夾雜酸甜內餡、外型彷如金磚的鳳梨酥,以及香而不膩的芋頭酥、綠豆椪和各式蛋捲等台灣糕餅,在在吸引各國觀光客聞香而來,但其經營卻有兩大痛點。
痛點一:保鮮期短。試想,當一位來台七天六夜遊的觀光客,走進糕餅店裡想購買,卻又發現回國前就會過期,店家該怎麼讓客人埋單?再者,有不少從國外訂購的訂單,若想順利運送到客人手上,如何讓流程更便捷,更好做生意?
痛點二:電商及數位轉型。伴手禮行業特性相較一般零售業更傳統,且客層多元,還包括各國觀光客,推動自有App、商城,說服會員下載並深度經營,門檻相對高。
2023年10月,第三方支付業者「交流資服」站上興櫃市場,然而,支付已成紅海市場,作為支付新兵該如何突圍?
事實上,交流資服坐擁特殊客群,就是遍布全台的500家糕餅伴手禮店家,這讓交流資服有獨到利基,得以不斷嘗試新的商業模式。
交流資服董事長陳彥甫娓娓道來轉型歷程。原來,交流資服的前身是物流商iCarry,專替伴手禮名店服務,而後為了深化服務,聽取銀行建議,「自己跳下來做」,將功能整合進刷卡機裡。迄今再拓展至第三方服務平台,他強調,隨著需求擴增、業務多元,加上傳統伴手禮名店因疫情必須求生轉型,因此他陪著客戶「創新打怪」,竟意外激發火花,挖掘出新商機。
第一箭〉瞄準客群精準配送
陳彥甫坦言,當初做物流,奉行輕資產哲學,不養人、不買車,賺的是創新服務財。他整合國內快遞宅配網絡,包下其能量,做到當客人走進店內下單結清金額,就能指定提貨日期和地點,包括出入境機場和旅館。
當時,無論是任何一家宅配業者,都無法指定到貨時段,但陳彥甫做到了。他透露,iCarry包下的伴手禮,在全盛時期還會塞爆桃園機場的宅配通櫃台,貨量超越知名百貨零售業者。
「我們保證上飛機前,觀光客拿到的糕餅是最新鮮的。」隨著口碑累積,更多伴手禮店家找上門,一路做到全台約500家客戶。
只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尚有三成訂單來自海外,回購率達32%;疫情期間國門封鎖、觀光客幾乎歸零,伴手禮老店更是業績腰斬。
此外,陳彥甫深諳伴手禮店家的轉型痛點,包括詐騙猖獗、資安要求趨嚴,中小企業戶實難騰出資源與人力來應付。
於是,一路陪客戶度難關的他,把重心移往跨境電商平台,更協助老客戶轉型,如佳德鳳梨酥就是知名案例。
第二箭〉跨足金流客製服務
2021年是交流資服跨足金流的轉捩年,當年度取得第三方支付證照並推出ACpay業務,並整併iCarry成營運雙引擎。
交流資服建構的「ACpay」App SaaS服務商市集,把功能直接整合在「刷卡機」,包括亞洲最大的旅遊點數平台—國泰亞洲萬里通,以及統一超商的OPENPOINT,讓店家擁有更多彈性累點、銷點選擇,甚至還能依據需求,開發電子發票、會員卡空投、核銷票券、甚至是代客叫車等服務。ACpay本身,則串接實體與電商金流,提供店家後台管理機制及解決方案。
陳彥甫不諱言,為打造客製化服務,包括數據中台及高資安規格,陸續砸下超過5000萬元巨資。但他認為,這樣的投資相當值得。
拿起展示機,陳彥甫秀出裡頭ACpay App的輔仁大學、某扶輪社會員卡,這是他們為商家或會員組織量身打造的平台,透過空投發卡、取卡,大幅降低企業及組織自行開發成本。
第三箭〉異業結盟共享商機
腦筋動得快的他,計畫今年第二季開放店家群廣告版位,透過打造閉環廣告牆,媒合異業廠商,共享潛在客群,創造額外收益。
舉例來說,當A商家願意針對特定族群給優惠時,不但可透過其系統精準發送,還可透過平台撮合,和B商家連上線。例如鳳梨酥也能和茶葉,滷肉飯也能與火鍋業者聯手共享客源、開拓新商機。
陳彥甫透露,科技巨擘蘋果(Apple)瞄準隨行會員卡的商機,便主動找上交流資服合作。此外,交流資服也通過Google認證,無論手機是iOS或Android系統,皆能替零售商家打造去識別化的精準行銷。
交流資服的潛力也吸引國際餐飲集團「六角國際」大股東王耀輝個人入股。未來,雙方將會引進六角的餐飲生態系到交流資服平台上,目前已串接其旗下品牌──春上布丁蛋糕。值得注意的是,華研國際為其第三大股東,未來雙方也擬合作演唱會售票業務。
此外,交流資服也將觸角伸向國際,與知名跨國金融科技公司PayU合作,由ACpay擔當台灣境內清算方。PayU旗下擁有大約1000個跨國品牌、包括BMW、AVIS艾維士租車等,合作潛力可期。
陳彥甫透露,同樣是支付業,他期許做為Hub(樞紐)的角色先練兵,為未來打亞洲盃或國際盃鋪路。
展望新局,他坦言,必須把戰線擴大,目前正積極跨足到文化娛樂及健身產業。他觀察,過往許多店家自行販賣並預先收現的服務券或代金券,並未提供履約擔保,他期待透過服務推廣與教育,來引導業界建立更完善制度。
廣告牆推播促銷,即將上線
目前,交流資服的核心業務為開放式加值服務平台,下一波成長引擎則寄望廣告牆推播促銷服務,將在今年第二季上線。所有業者均會貼標,將避免投放予競業,也幫業者更精準配對潛在目標客群。交流資服目標是一年內發展到50萬名會員,未來也研擬開放業者競價廣告優先曝光版面。
交流資服躍身台灣最大伴手禮金流服務業者,回顧其歷程,做對了四件事:一、關注客戶在疫情期間的特殊需求,提供相關諮詢和支持。二、優化交易流程以減少詐騙風險。三、替店家尋找合適的合作伙伴,開發新的廣告和合作機會。四、探索產品聯名合作的可能性,發展創新的產品和服務。
「即便是一家小店,也能串連成千上萬業者,『借力使力』做生意。」陳彥甫已將創業願景化為可行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