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掀起翻天覆地的產經變化,就連寓言故事也要被改寫?
前陣子與朋友年節聚會,一位在國中教書的好友感慨,以前常用「龜兔賽跑」的故事來鼓勵學生:只要努力不懈,即便動作慢,烏龜還是能贏過偷懶的兔子。
「但事實是,現在兔子都不睡覺!烏龜怎麼追得上?」這位在東部任教多年的好友,眼見城鄉差距擴大,無力感油然而生,不知該如何激勵孩子奮發向上。
隨著ChatGPT誕生,龜兔賽跑的故事更講不下去,因為兔子不只不睡覺,還踩上風火輪,速度愈飆愈快。
其實,不只師生困惑了,職場上也蔓延一股AI焦慮。
2023年生成式AI(GenAI)席捲全球以來,就常聽到一句話:「你的工作不會被AI威脅,但會被比你更懂用AI的人搶走!」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估算,至2030年全球將有11億個工作會受AI影響而徹底改頭換面。
彎道超車,改寫自己的寓言故事
對此,《遠見》本期特別企劃就探討個人與企業的因應之道。而答案說來也簡單,那就是,別再問如何抵抗AI,趕快學習AI工具、讓它成為你的神隊友。
「嗯,AI當然是趨勢啦!」「但還是讓子彈飛一會兒吧!」談至此,在多數人心動卻不行動的情況下,許多生性敏捷的「兔子」已經連夜起跑。
例如,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以往八小時只能讀完20份財經報告,如今在ChatGPT的輔助下,竟然八小時能消化200份報告,效能增加10倍。
就算你不是首席經濟學家,據說一般人使用AI,通常能提升三成的生產力。「如果競爭者提升三成生產力,你還不動,就完蛋了!」前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接受《遠見》專訪時,顯得語重心長。
引發業界地殼變動的不只是AI,還有出生時手機已問世的數位原住民。
本期《遠見》封面故事「『最後一分鐘』兆元商機」,探討介於25~35歲的享世代,發現這350萬大軍正在翻轉台灣消費版圖。企業必須看懂這個最敢消費的世代,抓住他們「愛即時享樂、瘋上網分享」的心理節點,才能切入年產值上兆元的產業商機。
站在跨世代的交會點,「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此際重磅推出新作《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一套五本,深刻闡述「開放、文明、進步、學習、和平」五大主題,這是一如既往的珍貴價值,也是迎向挑戰的未來解方。
你是龜兔賽跑中的兔子或烏龜?其實是誰不重要,只要懂得踩上時代的風火輪,烏龜也能彎道超車。而你,可以改寫自己的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