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當醫院難請到護理師

邱冠明
user

邱冠明

2024-02-27

瀏覽數 9,100+

當醫院難請到護理師
 
00:00
00:00

本文出自 2024 / 3月號雜誌 「最後一分鐘」兆元商機

「急診室壅塞,走道人滿為患,病人與家屬無助地枯等病床……,」上述場景,儼然成為全台各大醫院的日常。因為護理師人力不足,許多醫院面臨開不出病床的困境,有些人光在急診等病床,可能就要耗上三至五天。 

台灣的護理人力缺口持續擴大,伴隨醫療照護、長照需求遽增,除了打造友善就業環境、改善待遇、提供輔助人力以外,持續開放移工和外籍生,也是不可或缺的選項。 

醫院的護理人力缺口不是醫療產業的單一現象,而是全台灣百工百業的縮影。 

從人口結構觀察,台灣在少子化、高齡化的趨勢下,扶養比日漸提高。根據國發會統計,台灣扶養比從2012年逐年攀升,2022年為42.2,預估2060年將超過100,並持續上升至2070年的109.1 

從國發會的另一項統計也發現,台灣「工作年齡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比例,從2022年每四位工作年齡人口負擔一位老年人口,到了2070年,將降至每1.1位工作人口,就必須負擔一位長者。 

不只台灣,全球已開發國家都面臨同樣的人口結構變化,亦面對勞動力不足的窘境。以鄰近的日本為例,早在2005年即邁入超高齡社會,每五人中,就有一位超過65歲的長輩。在平均壽命不斷增加的同時,多年來透過鼓勵女性就業、高齡重返職場等方式,重振職場活力。 

現在的日本,強調高齡友善職場,許多「高年級生」當起計程車司機、咖啡廳服務員,也有人進入超商擔任收銀員,不僅讓自己有固定收入,也能持續貢獻一己之力,增加整體社會的生產力。 

延長職業生涯,創造台灣新成長動能

現在有些台灣人,不到60歲、存夠錢,便提早退休,在人生巔峰時期,選擇離開職場,告老還鄉、照顧雙親,或到處遊山玩水、實踐理想人生。我在醫院,也看到有些醫界同儕還未60歲就退休,覺得很可惜,因為他們還處於經驗最豐富的階段,可以持續提攜後進、傳承經驗,讓醫院持續提供更好的服務,維持醫療水平。 

台灣社會需要重啟勞動力,才能創造新的成長動能。建議每個人都能重新思考職涯規劃,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以自身的專長來付出貢獻。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同時,政府與企業端也可積極研擬對策,思考如何調整工作內容與限制,透過工作輕量化和彈性工時,提升中高齡再投入職場意願,才是台灣缺工問題的永續解方。 

(作者為亞東醫院院長、教育部部定教授。李加祈採訪整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