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為他很認真,卻在關鍵時刻說錯一句話,讓自己在公司裡從此被認定為天兵?!這樣的狀況,其實在許多重視倫理文化的台灣企業裡見怪不怪。我個人的經驗中,有5個關鍵情境,真的需要小心應付。你怎麼回應,就決定從此在公司的命運。
身為員工,我們無不希望自己的主管,可以既開明,最好是如同朋友般坦誠相對,但事實上主管與部屬之間,就算關係再好,你們之間的關係終究是上對下,從來就不是對等的。因此,你的主管就算平時再怎麼客氣、大方,你永遠也不會知道脫口而出的一句話,無形中惹怒了主管,直接踩到主管的大地雷。
以下5個常見的工作情境,請避免跟主管說不適當的話:
情境1:需要接自己不太擅長的事情
我曾經有一個同事,當時跟我的交情還不錯,我們除了原本的工作外,時常需要接自己不太擅長的事情,或是主管額外指派的工作,我當初的態度是不怎麼擅長,即使沒有很高興,私下也會跟同事抱怨,但我還是會硬著頭皮做,但是同事的態度截然不同,直接當主管的面說,這不是我的範圍,要我多做事請給加薪,依舊每天6點一到準時下班,直接把多餘的工作視若無睹,最後部門的主管認為她配合度不佳,就請她離開公司了,在這位同事離職後,原本屬於她的工作,我就被迫接下來。
坦白說,站在公司立場,任何事情都必須有人做,但總會有一些灰色地帶,沒有辦法釐清責任歸屬,除非你的主管幫你擋箭,否則你最好都認命接受額外的工作。身為職場老鳥,老闆會給予額外的任務,有時候是在給你機會,因此,在接下額外的工作時,可以回答主管,我可能需要一些時間摸索,有問題我會請教你。
情境2:現任公司的管理風格、企業文化差異過大
許多主管之所以喜歡白紙,是因為白紙沒有待過外面的公司,無從比較現任公司的制度、主管的管理風格,甚至是薪資福利的合理性,就想到我曾經冒犯過一任主管,故事情節就是我請自己的補休,為何要被主管問請假原因,我當時脫口而出的是,我以前待過的公司主管都不會過問啊!最後主管就生氣了,認為我很沒有分寸,不遵守部門規矩,最後他說詢問原因是利於管理,但對我來說那是部屬個人私事,無須被一一過問。
針對這個情境,比較好的作法是詢問主管説我不知道為何請假需要過問,能否了解是因為人力吃緊,需要先找好代理人嗎?用這個說法,都比直接説為何要被問請假原因來的委婉有禮貌。
情境3:帶著空腦袋問主管該如何處理
令我深刻的是剛畢業的第一份工作,主管希望我有自主研究能力,自己去研究國外的薪資,交辦工作的時候,不會跟我講的很仔細該怎麼做,希望我自己去摸索,當時我身為職場小白,我回說沒人教我這件事該如何處理,主管回我說,你不能自己看前幾個月的報表,就做出來?後來經歷過這件事後,我絕對不會沒有自己研究過,就說沒人教我這件事該如何處理。
比較好的回法是我可能需要一些做研究,如果我思考過還是不懂,還請主管耐心回答我的問題,千萬不要不經思考的問主管笨問題,公司請你來工作,本來就沒有義務要手把手教你,講的難聽一點,很多主管還認為你學到的是你賺到。
情境4:詢問公司的主管職場八卦
曾經待過某一家公司,朋友跟我爆料說,這家公司的主管有人搞小三或是婚外情,當時在入職前只是聽聽而已,根本沒當一回事,入職後卻意外得知某主管跟一個我非常討厭的女主管貌似曾經有一腿,可笑的是這一位主管上樑不正下樑歪,他的其他部屬,已婚卻跟某個女同事關係曖昧,甚至還中飽私囊,最後被其他部門的主管發現。
待過桃花窟的結論就是,千萬不要在公司亂問主管,誰跟誰是一對嗎?很有可能你的主管,在公司有許多小三、小四、小五?知道太多,反而會找你麻煩。
針對職場八卦,比較好的作法是裝做什麼都不知道,你真的想知道八卦,不如開開玩笑說,誰跟誰是不是交情特別好,都勝過直接問,誰跟誰是一對嗎?不過筆者建議,最好不要過問主管或同事太多私生活,畢竟來公司上班本來就是來賺錢的,不是來談感情跟交朋友的。
情境5:直接否定公司過去的慣例或作法
另外,說出「以前的做法不管用了」,絕對會惹怒無數主管,這句話特別不適合在傳統台商或是保守的公司說出口,因為多數的主管,非常不喜歡部屬質疑前人或主管的作法,當你說出「以前的做法不管用了」,認為你說挑戰以前的作法,就是再找他麻煩,除非你的主管非常美式作風,能接受任何對公司有用的建議,不然這句話還是吞進你的肚子裡,才能明哲保生。
建議大家,如果公司以前的作法,你認為不好,最好在提出意見前,先想好更好、更快的作法是什麼,説希望給公司建議,但別說「以前的做法不管用了」,不然主管絕對會認為你在挑戰權威。
以上5種情境,只要說錯話,一不小心就在主管面前黑掉,建議大家跟主管關係再好,都要將心比心,維持適當距離。就算你的主管人多好,你怎麼知道她是在客套,也可能喜怒不形於色?因此某些特殊的情境,你最好小心注意和主管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