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台中人為何這麼重視中捷藍線?原來可能促成這區復興

林仕祥
user

林仕祥

2024-01-31

瀏覽數 38,250+

台中捷運藍線,被視為台中政治板塊大幅翻轉的原因之一。圖為台中捷運綠線。張智傑攝
台中捷運藍線,被視為台中政治板塊大幅翻轉的原因之一。圖為台中捷運綠線。張智傑攝
00:00
00:00

2024年國會改選,台中市8席立委從原先的綠(6席)大於藍(2席),大幅翻轉成藍大於綠,遲遲未能獲得中央核定的捷運藍線,引起許多市民的怒火反撲,被視為台中政治板塊大幅翻轉的原因之一,迫使行政院拆彈,在農曆春節前正式拍板定案。這條捷運路網對台中的重要性在哪?原來未來捷運上路後,不但能解決塞車,還可能重振台中市沒落中的這區生機。

2024年大選落幕不久的1月20日,行政院就對外釋出「在尊重專業評估原則下,預定先有條件核定捷運藍線綜合規劃案,再請台中市府在一定時間內修正調整疑義」的消息;兩週過後,交通部正式對外公布「行政院已核定台中捷運藍線」等其他軌道計畫,一條台中人等了數十年的捷運路網,終於塵埃落地。

等了34年,預定十年完工

交通部在新聞稿內指出,台中捷運藍線總經費1615.14億元,其中中央負擔675.59億元,預計核定後10年完工通車,計畫路線西起台中港,東行經過沙鹿、西屯至台中市區,為台中市最重要的東西向軸線,完工後可與綠線串連成十字軸線,有效提升公共運輸服務量,並促成台中城鄉均衡發展。

其實,這條捷運路網的規劃,最早可溯及省政府時代的1990年,台中市府提出的可行性研究,一路從胡志強時代、林佳龍時代,再到現在的盧秀燕時代,才獲拍板,每一任台中市政府,都將這條捷運路線的建設視為重中之重,但這一條路一走就走了34年,台中人等這條捷運,真的等的太久。

台中捷運路網的規劃,最早可溯及省政府時代的1990年。台中捷運

台中捷運路網的規劃,最早可溯及省政府時代的1990年。台中捷運

這條捷運對台中來說,為何這麼重要?選區位於台中市的國民黨新科立委羅廷瑋向《遠見》解釋,目前台中的捷運路網只有一條路線,且呈每年虧損的狀態,因此,提升民眾捷運使用度,減少捷運的虧損,已成台中市府最重要的課題之一。「問題是,只有一條捷運不可能提升大家搭乘捷運的意願,必須要有十字路網,」甫獲中央拍板定案的藍線,與目前正在營運的中捷綠線,正是台中捷運系統中,首個成形的十字路網,有望大幅提升民眾的搭乘意願。

他說,雖然目前無法估算藍線完工後,能提升多少市民搭乘的意願,但從藍線沿線的人口分布,配合綠線現有、規劃中的延伸路段,都可以預見將有可觀的轉乘需求,包括前往台中高鐵站,或是市區內諸如火車站、一中街、購物中心LaLaport等景點,甚至是未來綠線延伸到的大坑,都有相當的人流保證。

重要性好比北捷板南線

從台中市未來的發展來看,台中捷運藍線也扮演重要角色。羅廷瑋形容中捷藍線為「中區再生的第一把鑰匙」,台中市中區長年沒落,人口持續外移,導致原有的22個里大幅縮水成剩8個里,透過捷運藍線帶來的人流,將能為中區帶來復興。

另外,中捷藍線沿線經過的台灣大道,路雖然大條,但每當上下班時間總是塞車嚴重,早已成為當地人有苦說不出的交通噩夢。而台中捷運藍線共橫跨台中市:梧棲區、沙鹿區、西屯區、西區、中區、東區、太平區,共7個行政區,從中區串連到外區,若興建完畢將能大幅舒緩台灣大道的塞車現象。

羅廷瑋強調,從各方因素來看,中捷藍線都是台中捷運路網中,「最重要的一條路線」,藍線能在走過漫漫長路後獲得核定,「可能也是民進黨擔憂,再拖下去、延燒下去,(台中立委席次)可能就剩不是剩2席而已了。」

同為台中市的新科藍委黃健豪也向《遠見》表示,台中捷運藍線沿線的台灣大道,沿路通過包括市政府、百貨公司、科博館,以及各個校園等地點;若把它跟台北市對標的話,重要性就如同沿著台北忠孝東路走的板南線。2024年台中立委席次的大翻盤,顯示市民對捷運藍線的重視,儘速動工,已成為台中市民的共識。

遠見 39 週年,感謝你的陪伴>>訂兩年雜誌再送一年

台中市中區長年沒落,人口持續外移,導致原有的22個里大幅縮水成剩8個里,透過捷運藍線帶來的人流,將能為中區帶來復興。圖為台中捷運綠線。台中捷運

台中市中區長年沒落,人口持續外移,導致原有的22個里大幅縮水成剩8個里,透過捷運藍線帶來的人流,將能為中區帶來復興。圖為台中捷運綠線。台中捷運

與高雄比兩長一多,藍委批中央大小眼

不過,中央終於拍板定案後,台中捷運藍線的挑戰,恐怕才正式開始。羅廷瑋說,從交通部目前釋出的訊息來看,中捷藍線的經費,台中市府將負擔近6成,雖然台中市交通局長葉昭甫說,市府已經準備好這筆錢,但高額的建設經費,仍有可能因此排擠市府其他預算。更不用說,一旦原先預估的完工時間延後,原物料及土地徵收費用也將隨之漲價,「所以我們現在是在搶時間。」

黃健豪也和鄰近的高雄市做對比,發現台中捷運藍線共有「兩長一多」的特點:核定時間較長、工程時間較長、地方負擔較多,呼籲中央對不同城市不該有不同的待遇。他說,台中捷運藍線預估十年才完工通車,但高雄的捷運黃線6年就能完工、小港林園線則預估不用8年就能通車,「為何中捷藍線的核定時間已比別人長,工程預估的時間還要比別人多這麼多年?」

台中捷運藍線共有「兩長一多」的特點:核定時間較長、工程時間較長、地方負擔較多。圖為台中捷運綠線。張智傑攝

台中捷運藍線共有「兩長一多」的特點:核定時間較長、工程時間較長、地方負擔較多。圖為台中捷運綠線。張智傑攝

從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負擔比例來看,台中捷運藍線的地方負擔比例將近6成,但高雄捷運黃線、小港林園線,地方僅需負擔4成經費,一來一往尖,台中就要比高雄多負擔兩成左右。強調自己未來前往國會,將全力監督,要求台中相關的捷運建設儘速通過。

這條在台中呼聲極高的捷運藍線,走過數十年後終於獲中央核定,但包括經費、施工日期等等挑戰,可預期將紛至沓來。

用旅人的腳步,朗讀永續的台中
數位專題

用旅人的腳步,朗讀永續的台中

台中,這座城市的轉型不僅是建設,更是對未來的深刻承諾。從每個細節中,向全球旅人展現永續理念與城市發展的無縫融合。每一步的探索,不僅是與自然的對話,更是對永續未來的堅定信念。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