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政大學生自主發起校內第一屆「國際發呆大賽」,吸引逾70人踴躍報名,大伙什麼都不做,只能定格休息。為何要大家一起發呆,跟自己一人放空有哪裡不同?
2023年底,政大學生自主發起校內的第一屆「國際發呆大賽」,聽聞者無不目瞪口呆,覺得學生太無聊了,為何要花時間辦這種活動?
其實,發呆大賽(Space-Out Competition)由來已久。2014年,韓國藝術家Woops Yang觀察到社會中苦悶緊繃的氛圍,每天都有很多繁重工作在等著大家。「如果你是唯一什麼都不做的人,會讓自己非常緊張。但如果將人們聚集在一起放鬆,就不會再緊張了,」她號召民眾在首爾的漢江邊放空、放鬆。
活動長達90分鐘,比賽過程禁止滑手機、看手錶、飲食、睡覺,也不能唱歌跳舞、笑出聲音。工作人員會隨時觀察參賽者狀態,若違規就直接被淘汰。主辦方甚至會派專業人士搞笑,以判斷參賽者是否真的有在放空。
檢測心率+服裝造型,綜合評分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