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期待、年度最具話題的犯罪懸疑推理台劇《非殺人小說》,終於即將和觀眾見面,這部改編自李桐豪同名原著小說的戲劇,為《茁劇場》系列的第5部作品,影集由83738王小棣監製、《無聲》柯貞年執導,以一樁社區殺人案的背後,揭露每戶鄰居不為人知的真相。
《非殺人小說》由劉冠廷、王淨、隋棠主演,劉亮佐、方郁婷、黃耀冬、張詩盈、柯叔元、曾珮瑜、張書豪、卜學亮與大文等人共同演出。本劇交織犯罪、推理、懸疑與情慾核心,也許那些片面的表象,總有出人意料的殘酷。
《非殺人小說》以一起社區離奇命案為開端,層層揭開一連串意外的發展,不僅讓主角劉冠廷、隋棠、王淨三人牽扯不清,經由掉漆老警察卜學亮搭檔機伶熱血女警大文查案後更發現,案發社區裡的人們都與被害者有所關聯、暗藏祕密,這些各懷鬼胎的人們,紛紛想撇清嫌疑,殊不知每個人其實都覆水難收。
故事描述,萬年臨演東東(劉冠廷飾)與鄰居空姐林夢(隋棠飾)一夜激情後,竟發現對方斷氣身亡,東東除了不能被女友小路(王淨飾)發現,還得隱瞞身在現場的事實,東東試圖找出隱匿公寓的真兇,他沒想到的是,卻因此挖出一個個不能說的祕密。
隋棠充滿魅力的完美演出,呈現最神祕詭譎的氣質
在故事中扮演一位神祕住戶林夢的隋棠,雖然在預告中就透露第一集已經「領便當」,但隋棠的角色依然在不同的回憶片段、和其他住戶的互動裡,呈現她充滿魅力又深不可測的氣質,強大氣場令人驚豔,縱使角色已經死亡,但她的戲份和令人在乎的程度,卻是所有角色中非常重要的關鍵。
隋棠分享,最初在收到《非殺人小說》劇本時,因為故事太吸引人,她短短40分鐘內就將整個劇本看完了,「我非常喜歡,就好像看到一個寶石那樣,深深被整個架構給吸引,這也真的是我第一次在表演時,完全沒有改任何台詞,因為我發現導演所寫的一字一句,完全就是最適合林夢的狀態。」
在其它的戲裡,隋棠偶爾會因為現場的狀況和氣氛,增添一些不影響原意的語助詞。
她說,以演員的角度來看,每個人其實都在等一個好的劇本、好的角色,但這機緣其實是很少的,自己以前也演過不少那種完全沒辦法認同、不喜歡的劇本,但都會硬是接下來,「可是《非殺人小說》就徹底不是這樣,所以在接到邀約時,我就格外的珍惜、特別認真,不想要辜負導演的心意。」
柯貞年完全信賴隋棠,串起整個故事的核心
導演柯貞年說,隋棠所扮演的這個角色,她和故事的距離、和角色的距離其實都一直真真假假,她的挑戰很大、表演的層次和細節也很豐富,特別是跟不同住戶在互動時的眼神、肢體動作與台詞都有分別。
「但一直以來,我就很想要在找演員時,讓觀眾看到演員本身沒有、大家很少看到、充滿突破的那面,所以就很想找隋棠演出。」
她笑說,其實在寫劇本的時候,這個人物的影子就投射在隋棠身上了,「但因為尺度很大、角色的篇幅也不算非常的重,所以擔心已經當媽媽的隋棠可能不會想要演這個角色。」但二話不說就答應的隋棠,給了她很大的感動。
隋棠分享,林夢這個角色有很多不同的面貌,那種若有似無、虛實交錯的感覺,是她最想要嘗試的地方,「我覺得這個角色,和我本人的某些特質也非常相似。」
隋棠完全融入角色,從故事中挖掘自己的影子
隋棠說,以前的她,很容易被外界的言語、留言給影響,甚至被那些評論、批評壓得喘不過氣,但林夢很像現在的她,「她內心很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她很瀟灑、不在乎別人怎麼看她、怎麼說她,她就是做她自己,也許在戲裡面,觀眾可以看到她很多角度,有羨慕、有嫉妒,看似很多面向,但其實不然,因為她就是她自己。」
「因為現在的我,其實不管別人怎麼說,都不會影響我太多,也許我沒有別人說的那麼好、但我未必也有別人說的那麼差,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那樣的心境,和林夢是很像的。」
她表示,不管是林夢還是隋棠,她都可以擁有一種比較處之泰然的態度,這是過往經驗使然和成長的結果。
隋棠強調,林夢的坦然、瀟灑、做自己的態度,讓外界看起來有種獨立、強硬的感覺,但其實她也有她脆弱的那一面,「我們常常習慣看到一個很強悍的女人,就會覺得她可能不需要愛、一個人可能也很好之類的,但其實未必是這個樣子,我想要透過表演翻轉這種現象。」
愛可以讓一個人變得複雜,但也可以讓一個人很單純,這種類型的故事就是不斷和自己對話,並不斷反覆的溝通,這是最困難的地方。
將小說改編為影集劇本,柯貞年用盡許多巧思
柯貞年分享,她最初在收到小棣老師邀請的時候,就覺得這個原著小說非常的有趣,因為這不是一個單純的推理故事,而是牽涉許多情感面的糾葛,同時又夾雜著黑色幽默,只是小說篇幅比較短、角色也沒有那麼多。
後來,柯貞年在將小說改編為劇本的過程中,除了將整個世界觀變得更加龐大,也增添了許多角色、人物關係,慢慢將故事延伸成8集的劇本,她坦言,這個過程真的非常的難。
「一開始我在創作的時候,其實不想要把故事的核心導成『找兇手』的過程,但邊寫邊發現,其實觀眾還是不免會想要猜兇手,因為這是看劇的樂趣,所以我不能直接把小說原封不動的複製過來,而是將其中的線索放到劇中呈現。」
她說,那種真真假假、若有似無,包含懸疑、戲中戲的呈現,整個拍攝的過程真的非常開心,「我一直想要嘗試,如果拿到一個故事的版權,該如何在忠於原著的同時,又讓觀眾可以感受到新的線索,那十分不容易,但我認為,如果能因為影集讓大家想要回頭去翻原著小說,那就是成功了。」
隋棠窺探角色內心,釐清每一個性格的真面目
隋棠分享,這次演出最困難的地方,就是因為她的角色有太多的面貌,因此在每一場戲前,都要先釐清自己是誰、誰眼中的誰,要帶著幾分的真、幾分的假,或是自己演出其實只是某人幻想出來的心魔,而心魔又有很多面向,是嘲笑、是惻隱、是憐憫,但因為劇本裡面就很清楚,所以非常有助於演出。
「以導演又身兼編劇的位置來看,其實她是最理解這個角色的人,所以我相信導演,也相信在她的設計過程中,對於每一個表演方式的拿捏。」
像是在隋棠的演出中,也許故事是同一天發生的事情,但因為服裝的不同,每個人看到事情的角度也不盡相同,甚至是別人的幻象,而根本不是現實。
隋棠分享,希望透過《非殺人小說》的故事,讓大家學習對自己以外的人更仁慈,因為很多時候,太多的評斷都是不公平的,每個人都是複雜、多面向的,沒有人是絕對純粹的善人,所以在隨意批判他人以前,都應該謹慎的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