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以為,聰明等於「頭腦轉得快」。但事實上,真正能幫助我們與他人拉開差距的關鍵,並非快速直覺的反應,而是深思熟慮的「慢思考」,而將慢思考運用自如的方法就叫「慢思術」。(本文節錄自《慢思術》一書,作者:植原亮,平安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聰明的人雖然擅長快速思考,但實際上他們的能力不只如此,還會適切地釐清狀況,並針對問題「刻意慢慢思考」。
在「不謹慎小心就會出錯的時候」,以及「必須多方思考各種可能性的時候」,慢慢思考反而才能充分發揮出真正的能力,所以這也是聰明的重要因素之一。
能夠慢慢思考的人,除了會去注意本身的思考之外,也懂得如何謹慎地執行,他們能發現容易出錯的情況並加以應對,所以才能減少失誤的發生。
他們在找出更好的點子或是假設(構想)之前,會因應狀況推進自我的思考,而且絕不輕言放棄並持續思考至最後一刻,因此可以發揮他們推敲多種可能性的想像力和創造性。
(延伸閱讀│心態愈含金,財富離愈近:調整金錢觀,讓富裕轉向自己)
你可以花多少時間思考?
假設現在有個需要你思考的重要課題,即使給出的條件是「思考時間不受限」,也很少有人能夠徹底思考並找出最佳解答,甚至也有許多人思考了一整天之後,「想來想去結果還是繞不出死胡同,最後什麼事情都沒有解決」。
你有自信能在左右人生或工作的時刻「正確思考」嗎?你有徹底運用頭腦,並確實思考到底嗎?或者你只是自以為在思考,其實只是在敷衍了事?你是否曾將浮上心頭的「靈光一閃」當作思考過的依據,然後就這樣蒙混過去了呢?
但最重要的是,你是否打從心底認同自己找出來的答案呢?
慢思術的「兩大功用」
「慢思術」為培養慢思考能力所需的重要事項,這在推進深度思考的過程中具有兩大功用:
第一項的功用就是拿來克服思考謬誤源頭的各種認知「偏誤」,第二項也被稱作「思考工具」,只要知道各種思考工具以及其使用方法,就能產出多樣性的想法,提升思考品質。
光是理解有這種慢思術的存在就能派上用場,而當你能夠有意識地使用這個方法,就能減少失誤,增進適當提案與假設的能力,本書的目的就是引導大家如何訓練出這項能力。
最後請讓我不厭其煩地再次強調。
即便是聰明的人,思考的速度也並不都是那麼快速。
「慢思術」8大思考秘訣
1. 否定初想:否定第一時間浮現的想法。
2. 質疑提問:反覆確認條件,不要落入直覺陷阱。
3. 小心偏見:避免陷入道德判斷的認知偏誤。
4. 建立假設:發揮想像力,尋找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法。
5. 留意用字:有意識地遣詞用字,將含糊不清的話說清楚。
6. 明白因果:推導謠言真偽,正確理解「原因」與「結果」。
7. 詳實查證:精準檢證,破解偽科學與陰謀論。
8. 慢慢結論:深入思考,冷靜應對兩難情況。
(延伸閱讀│人過了30歲,就要對自己的臉負責任:「相由心生」原來有科學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