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春半島擁有得天獨厚的觀星環境,世界各地皆能仰望星空,卻少有何處如此—無論是山間、森林,或是海上,都能映見滿天繁星。今年五月,更難得目睹火流星劃破夜空的壯麗景象。近年來,屏東縣政府精心盤點十大觀星勝地,並遴選暗空小鎮參與國際認證,使「草原星浴」成為半島上的全新星空潮流,吸引眾多星空愛好者匯聚一堂,感受與宇宙親密對話的美妙時刻。
十大觀星場域 九處在恆春半島
為了推展觀星,屏東縣政府近年委託天文專家遴選十大觀星場域,其中有9 處位於恆春半島,分別是車城鄉海口港沙灘、恆春鎮社頂自然公園、鵝鑾鼻公園與鵝鑾鼻燈塔、水蛙窟社區-龍磐公園大草原及風吹砂停車場、滿州鄉佳樂水風景區、九棚社區八瑤灣及牡丹鄉高士神社、旭海沙灘、東源部落遊客服務中心等,只要是雲淡風輕的夜裡,這些地方的星星從沒令人失望過。今年的母親節前夕,滿州國小的流星監視系統甚至清楚拍下火流星在夜空中劃出一道光芒,火流星的震憾似乎更再次宣告,這些奧妙的天文奇觀,恆春半島就是最佳的觀測地點。
愛上星空 從黑夜開始
屏東縣政府今年配合恆春建城150週年,特別發起「來恆春擁抱宇宙」觀星系列活動,從3月到年底每月都有不同主題觀星,形成恆春半島新的旅遊體驗,周春米縣長並頒任屏東天文協會榮譽理事長施世治為首位「屏東星空大使」,協助恆春半島的天文旅遊,十大觀星場域也是他幫助調查遴選的。
「愛上星空,緣於黑夜」,施世治說。1977年賽洛瑪颱風讓鹽埔鄉停電一個月,那段日子,夜裡家家戶戶到戶外乘涼,他第一次在田野仰望夜空,看見銀河橫跨天際,才明白黑暗中的星空有多璀璨。自此,他投入星空世界,任教時辦公室總有望遠鏡,與學生一同觀察宇宙,不論身處何地,都希望孩子能親近星空。他說:「一般人看見的是地球,愛星空的人看見的是宇宙。」
退休後,他協助屏東縣政府推展恆春半島的星空潛力,在夜裡引領遊客仰望星野。恆春半島自日治時期即為北半球唯一可賞完整南十字星之地,1986年哈雷彗星、2003與2008年獅子座流星雨,皆吸引無數追星人潮。隨「草原星浴」蔚為風潮,許多旅人發現墾丁的夜晚竟如此靜謐而璀璨。
觀星數十年的施世治,說自己為了「追星」,曾經走遍世界各地,始終心繫於故鄉恆春半島,相較海外,恆春半島相對好抵達,且治安良好,夜間活動更見安然。若遇天候不甚理想,無法仰望星辰閃耀,即使靜聽風吟與浪潮輕拍的聲音,也是一場心靈的盛宴。在這片半島上賞星,不僅是與星光低語,更像是與天地融為一體,感受無聲的自然絮語,沉浸於這份柔和的美好之中。星空璀璨之外,自然生態、人文景觀亦兼具深度與多樣性,是個適合踏青的好去處。
發展星空之旅 爭取暗空小鎮
為了與世界接軌,屏東縣政府今年觀察半島各部落環境,選出社頂部落、港口村及佳樂水風景區兩場域,向國際暗空協會(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n,IDA)申請國際暗空小鎮認證,若順利通過認證,屏東將成為全台第一座擁有暗空小鎮的縣市!
縣府表示,過去國內僅合歡山申請暗空公園,但當地海拔較高、腹地較小,相較恆春半島,半島的暗空潛力更值得被看見;
以社頂為例,這裡不僅是賞鷹名所,更因光害稀少、鄰近墾丁大街而具備獨特優勢,並擁有國際聲譽。只需調整墾丁大街的燈光,就有機會在大街旁的墾丁國小觀賞星群。
另一個暗空小鎮候選地點為港口村佳樂水及港口吊橋一帶,當地的生態非常豐厚,棲息著陸蟹、遷徙候鳥,吊橋下方平緩的溪流更適合划獨木舟。白日間可近距離觀察多樣生態,入夜後仰望星空,體驗從大地到宇宙的流轉。
跨越百載的半島星空魅力
縣府表示,恆春半島是北半球唯一能見完整南十字星的地區,自日治時期起,許多北國旅人專程前來觀賞。1986年哈雷彗星熱潮及2003、2008年的獅子座流星雨,均引發墾丁追星熱潮。雖然墾丁後來遊客眾多,暗空草原依舊是追星族的天地。
今年在屏東縣政府的積極推動下,恆春半島的草原星浴,再度擄獲了遊客的心,遊客都說,以前他們對墾丁的印象是熱鬧的、是喧囂的, 躺在草原上看星星的這一刻,才知道恆春半島的夜原來可以如此幽靜且璀璨。
縣長周春米也在鵝鑾鼻燈塔下與民眾共賞星空,她說:「當涼風徐來、音樂響起,黑暗深處總有星光閃爍。」她相信隨著暗空小鎮加入,半島的夜空將更加燦爛動人。
(屏東縣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