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週年慶 遠見週年慶 現在訂就送亞諾納$4,490行李箱、兩張西堤套餐餐券

從生產節水到前進偏鄉 台灣太古可口可樂:把生產飲料用掉的水還給在地!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3-12-27

瀏覽數 8,700+

台灣太古可口可樂公共事務及傳訊部總監簡秀君(左)帶領團隊,與綠建築發展協會副理事長、海洋大學退休教授廖朝軒(右)攜手協助山區聚落設立雨水貯集系統,幫助當地居民獲得穩定水源。
台灣太古可口可樂公共事務及傳訊部總監簡秀君(左)帶領團隊,與綠建築發展協會副理事長、海洋大學退休教授廖朝軒(右)攜手協助山區聚落設立雨水貯集系統,幫助當地居民獲得穩定水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多數人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水龍頭用乾淨的水洗漱,早已習慣便利且低廉水資源的你可能沒辦法想像,一直到現在全台灣仍有約10%的山區偏鄉人口、大約150萬人沒有便利的自來水可用。看了由海洋大學退休教授廖朝軒和台灣太古可口可樂合作在偏鄉設置的「雨水儲集系統」的故事,認識偏鄉居民的用水生活,可能會讓你對從水龍頭裡流出來的每一滴水產生不同想法。

「沒有自來水,人們怎麼生活」綠建築發展協會副理事長、海洋大學退休教授廖朝軒說明,這些偏鄉地區,受限於地勢及交通等因素,無法享有自來水系統的便利,居民們過去多倚賴接山泉水度日,但只要一遇到風災、大雨,水源混濁污染就會沒水可用,且一停就是好幾天,就連聯外道路也被封。「髒水、大水還會阻塞、沖毀山區的簡易管線,等到風災結束後,更需要等待人力前往查看與修復,非常不便。」廖朝軒指出。

廖朝軒早年到夏威夷參訪後,帶回可供作民生用水的雨水利用系統方法,希望用這樣的系統幫助台灣偏鄉沒有自來水的區域,然而起初沒遇到懷抱相同理念可以共同推動的夥伴,在缺乏經費的支持下,只能先從綠建築的雨水利用系統來推動。

直到2014年,太古可口可樂的團隊找上廖朝軒,事情才出現新的曙光。

「給偏鄉居民真正需要的!」  每座雨水貯集系統都不一樣 

水資源一直都是可口可樂關注的焦點,可口可樂公司早在2007年就提出全球100%水回饋的計畫,期許將飲料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水等量回饋給社會,台灣太古可口可樂公共事務、傳訊及可持續發展總監簡秀君表示,太古可口可樂身為可口可樂全球第五大合作夥伴,同時也是在台深耕超過半甲子的跨國飲料業者,始終將水資源保育視為重中之重,也不停思考可以如何針對台灣需求,為台灣的水資源做出更多貢獻。「當時團隊找了很多資料,從各個角度去探討台灣水資源的困境,才發現儘管台灣自來水普及率雖超過9成,但仍約有1成的偏遠山區沒有鋪設自來水系統,在思索解方的過程中很幸運的找到廖老師,雙方一起腦力激盪,規劃出了這套幫助偏鄉建設雨水貯集系統的計畫。」

雨水利用系統的設置非常強調「因地制宜」,每座系統都需要規劃不同的設計。簡秀君強調,最重要的是要讓偏鄉居民「願意使用、容易維護」,她在實地前往偏鄉考察時發現有些善心捐助的設施、電器,常因耗電、耗材昂貴或維護不易而被棄置;因此這套雨水貯集系統的特色就是耗能低,容易維護清潔,就算更換耗材也僅需要數百元,讓當地居民能長遠使用。地點的選擇更需要費盡苦心,每次確認建置的聚落前,總需要頻繁到山區實地訪查,了解當地水資源使用狀況,耐心地與當地居民解說與溝通,最後綜合評估集雨潛勢、附近居民數、需水程度、貯水槽設置等因素,選出最適合的地點。

雨水貯集系統讓居民平時可收集與儲存雨水作民生使用、當遇大雨或天災時更是重要的災備用水。圖為南投信義鄉雨水貯集系統。

雨水貯集系統讓居民平時可收集與儲存雨水作民生使用、當遇大雨或天災時更是重要的災備用水。圖為南投信義鄉雨水貯集系統。

從2014年到現在,廖朝軒一合作就是十年,計畫由可口可樂基金會及太古可口可樂贊助經費,台灣綠建築發展協會執行安裝,每年在偏鄉設立2~3座雨水貯集系統,口耳相傳間陸續有更多的偏鄉居民看到系統的實用性後,主動表示希望設置。截至2023年底,已經在全台7個縣市設立了14座雨水儲集系統,超過10,350人受益,幫助當地聚落獲得穩定乾淨的水資源,也希望透過這些行動拋磚引玉,讓政府與其他單位看見這樣的需求和解方後能一起投入。

守護水資源  回饋社區也保護生態

除了透過雨水貯集系統計畫將水資源回饋給在地社區,太古可口可樂也長期投入台灣南北兩處濕地的環境保育—關渡自然公園和援中港濕地。簡秀君表示,濕地不論在城市中或是郊外,都對生態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有水質淨化、治洪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的功能。例如在關渡自然公園,將部分溪水引入人工濕地,運用植物、藻類、細菌等進行水質的淨化改善舊貴子坑溪人工溼地的水質,成功看到水質狀況逐漸平衡,整個濕地生態也變得更豐富。

太古可口可樂自2020年起投入援中港濕地保育,透過營造淡水生態池與生態溝渠,淨化楠梓汙水處理廠排放之二級放流水。

太古可口可樂自2020年起投入援中港濕地保育,透過營造淡水生態池與生態溝渠,淨化楠梓汙水處理廠排放之二級放流水。

太古可口可樂自2020年起投入援中港濕地保育,透過營造淡水生態池與生態溝渠,淨化楠梓汙水處理廠排放之二級放流水。

生產節水持續進化 實現環境永續共好 

「水是飲料生產製造的核心要素,許多程序都需要水資源,因此我們也在維持品質與安全的同時不停思考如何將這些水資源再利用。」簡秀君說。太古可口可樂除了積極投入社區的水回饋計畫,內部透過追蹤「水耗用率」,持續檢視每生產1公升的飲料和所需消耗的水量。過程中不斷精進製程中的用水,且廠區每年回收 1,500 噸雨水再利用,逐年降低水耗用率。截至 2023 年,太古可口可樂的水耗用率比起 2005 年已降低 25%。

太古可口可樂的水資源保護不僅體現在自身製程的精進,更顯示出作為飲料行業領袖所承擔的環境承諾,這種承擔不僅僅是口號,更是透過切實的行動與成果展現對在地水資源的愛護,期望未來能夠以共好的角度啟動更多產業和政府單位的參與,透過集體的努力,共同建立一個更良好且永續的環境,正如同簡秀君所說的,「我們期待這種影響不僅僅局限於自身,更能夠在產業和社會中產生連鎖效應,推動更廣泛的參與,共同追求環境永續。」

你可能也喜歡

關燈一小時 點亮永續未來
數位專題

關燈一小時 點亮永續未來

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於2007年在雪梨發起, 「Earth Hour 地球一小時」活動,已成為全球自發性公益減碳行動, 提倡在每年三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六,於當地時間晚上八點半一起關上「不必要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