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發布的最新報告─2022年「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報告,很多報導點出了「雙峰現象」議題,財富自由的秘密也藏在「金融素養」的最新定義之中。快來揭開這個秘密!
PISA 從2012開始推動年輕人金融素養的研究,在評估科技創新、互聯網、人口結構改變以及愈來愈多年輕人參與金融活動,在金融產品更多樣化後,2022年重新進行金融素養框架調整,期許能更滿足個人獲得金融商品及服務的需求。
在2022年金融素養問券中,第一個問題就開宗明義地問孩子,「你有沒有在學校的課程中學習如何管理資金?」很明確地提醒全世界的國家,金融教育勢在必行,愈早開始愈好,你們學校教了沒?
金融素養定義:實現財富自由所需的能力
《PISA 2022學生評量計畫書》中將金融素養定義為「做出明智的財務決策並最終實現個人財務自由所必需的意識、知識、技能、態度和行為的組合」。
同時將金融教育定義為「金融消費者/投資者提高對金融產品、概念和風險的理解,並透過資訊、指導和客觀建議,培養技能和信心能更了解金融和風險的過程」。
同時,也提到投資大眾針對理財的機會,能做出更明智的選擇,也知道到哪裡尋求幫助,並採取其他有效行動來改善他們的財務狀況。
PISA四大金融素養領域?培養哪些能力?
貨幣和交易、規劃和管理財務、風險和回報以及金融格局(金融知識&消費者權益)
2022年 PISA調整了金融素養的四大領域權重比例,提高了風險和回報以及金融格局(金融認知與態度 &消費者權益)比重,降低了貨幣和交易、規劃和管理財務(金錢)的比重,代表著風險意識跟整體金融格局更加重要了。
PISA四大金融素養領域包括:
▍認識金錢和交易
認識金錢包括了解貨幣的不同形式和用途以及貨幣交易,其中還包括了解數位貨幣和外幣,以及使用各種可能用來支付的工具(包括行動支付),例如使用信用卡、支票、電子支付…等。
另外,這個部分除了談的金錢跟交易,如何計算金錢價值以及認識收到電子方式支付的文件和收據形式,例如電子發票,也都會談論。
▍學習規劃和管理金錢
建立孩子管理「收入、支出和金錢」的能力,內容包括認識收入的來源?例如零用錢、工資,利息。同時建立預算的概念,學習「量入為出」的觀念,懂得儲蓄的重要,同時也提到信貸、持續跟創造財富的相關內容。
▍認識風險與報酬
「風險跟報酬」是金融知識中很關鍵領域,當個人沒有風險意識,很容易造成身體跟財務的巨大的損失,風險的類型包括無法預測的風險,例如災難性事件造成的損失;因環境變化導致的風險,例如氣候變遷,地球暖化。
還有投資金融產品或借貸所產生的風險,投資商品只追求高報酬的情況下,容易造成投資損失,同時借貸浮動利率信貸協議商品除了支付高利息,還可能產品無法還款的風險。原則上希望孩子記住投資跟借貸都有風險。
▍金融格局(金融認知與態度)&消費者權益
金融格局代表一個人對金融商品跟服務的認知與態度,這個部分希望帶孩子認識不同金融商品以及金融機構所提供的服務,希望孩子也能自行判斷金融機構所提供的合約內容,同時還有能力分辨「假新聞」,以及業者的廣告宣傳。
簡單來說,孩子應具備有基本的金融商品知識,也有能力分辨金融詐騙及不實廣告,進而保障自己的權益。
同時,報告中也分享2012年、2015年和2018年PISA金融素養的調查結果,發現有些國家,擁有銀行帳戶學生的金融素養得分高於沒有銀行帳戶的學生,也意味著金錢教育愈早開始愈好。
另外,更多關於金融素養的調查結果,PISA將於2024年出版,到時我再分享給大家。其實,每一個父母都可以當孩子的金錢教練,學校沒教的事,我們真的可以自己慢慢教,共勉之~
看更多《馬哈親子理財文章》,歡迎加入馬哈理財遊樂園臉書社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