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學費減免3.5萬、住宿生每學期補助5千元,為何私立大學還是苦?

林信男
user

林信男

2023-11-30

瀏覽數 43,500+

私校經營者認為,政府補貼雖能減輕學生經濟負擔,卻無助降低教學成本、提升教學品質。(僅為情境圖)張智傑攝
私校經營者認為,政府補貼雖能減輕學生經濟負擔,卻無助降低教學成本、提升教學品質。(僅為情境圖)張智傑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政府補助私立大專院校學士班學生學雜費、住宿費,以及教師學術研究加給等措施,將於2024年上路,卻難以緩解私立大學經營壓力。私校經營者認為,前述補貼雖能減輕學生經濟負擔,卻無助降低教學成本、提升教學品質,使私校營運依舊辛苦。 

自2024年2月起,政府將補助私立大專院校學士班學生,每年減免學雜費3.5萬元,並補貼公私立大學入住學校宿舍的學生,每學期5000元。

此外,行政院也拍板,從明年開始,調漲公立大專院校教師學術研究加給15%,若私校比照辦理,教育部將給予70%補助。

雖然政府祭出上述措施,盼縮短公私立大專院校學費差距,減輕經濟弱勢學生負擔;但,就緩解私立大學經營壓力而言,似乎沒有太多幫助,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項。

一、補貼學生只是「刺激消費」,無助降低教學成本

近20年來,國內大專院校學雜費幾無調整,形同「凍漲」,但學校的經營成本,並未減少,甚至還因通膨,而有所攀升。

「政府補助學費每年3.5萬,是補助給學生,有幫助到學校師資嗎?幫助到學校設備嗎?沒有啊!」全國私校工會副理事長尤榮輝表示,政府希望減輕學生經濟負擔,無可厚非,但補貼學費、住宿費,只是「刺激消費」,未必是學校需要的。

尤榮輝以中油、台電為例指出,既然政府要高度管控,就應高度補貼,才不會讓事業單位因長期虧損而倒閉,「政府干預(油、電)價格,相對也會補貼事業單位虧損,所以我們沒看到中油、台電倒閉。」

目前,政府對高等教育,採取高度管控,包括招生人數、系所設立、學費,都受到管制,「在少子化狀況下,私立大學絕對是虧損,如果不補貼,絕對是倒閉、品質惡化。」尤榮輝直言。

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說,以20比一的生師比計算,一年十萬元學費,其中7.5萬給老師、2.5萬給行政人員,對私立大學來說,即使有學費收入,但扣除薪資之後,已經沒錢可用於其他經營所需。

少子化衝擊,恐使台灣人口從2300萬,逐步降至1600萬。何明果呼籲,政府要面對現實,提出長遠規劃,「我們不是在『承平時期』辦學校」。

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訂《遠見》輕鬆帶回Arowana好箱!

近20年來,國內大專院校學雜費幾無調整,形同「凍漲」,但學校的經營成本,並未減少。(僅為示意圖)陳之俊攝

近20年來,國內大專院校學雜費幾無調整,形同「凍漲」,但學校的經營成本,並未減少。(僅為示意圖)陳之俊攝

二、私校資源不如國立大學,補助應聚焦「提升教學品質」

前教育部高教司司長、現任中華大學校長劉維琪主張,政府補貼應以「提升教學品質」為目標,明年上路的補助措施,可讓私校學生少花點錢,「但他們享受的資源,並沒有和國立大學一樣。」

欲提升教學品質,經費來源有二,一是學雜費,二是政府補助,若學雜費不調漲,政府補助就得增加。假設政府同意針對「提升教學品質」,給予補貼,劉維琪認為,必須把錢花在老師身上。

由政府統計可得知,2022年,台灣高等教育生師比,是21.5;換言之,一個老師要照顧21.5名學生,但同期「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數據,只有15.1。

如果以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數據為參考,全球前100名的大學,生師比平均僅9.8。劉維琪說,從這些數字可看出,辦得好的學校,教師人數相對多,「倘若政府願意增加高教預算,要把老師人數考慮進去,尤其是私校。」

教育部:高教資源和經費會增加,不會減少

對於私校經營者的意見,教育部高教司司長朱俊彰回應,今年度的高教經費,約1032億元,其中有接近四成,用於私校補助,常態性地協助改善私校教師薪資,以及私立大學學雜費減免。

朱俊彰強調,高教資源和經費,會因應國際競爭、少子化而增加,不會減少,「這是教育部不變的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數位專題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當AI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趕上人類的腳步,掀起一波職涯新革命,我們必須思考:大學學什麼對未來工作才加分?作為多數學子邁向職場前的最後一哩路,高等教育有責任培養學子的競爭力,一起剖析未來人才關鍵實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