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從事平台工作,就沒有人能擺脫星級評分制度的束縛。滿分5顆星的光環背後,滿滿都是平台勞動者的辛酸與血淚:客人的直接評價轉變成平台的星級制度,客人不一的標準轉換成輕鬆的手指評分。當沒有制式的標準,為了在平台上生存,服務提供者無不用盡全力。每個人都變成跑步機上追逐紅蘿蔔的驢子,只能不斷奔跑。(本文節錄自《滿意的話,請給我五顆星!》一書,作者:柳慶鉉,兪秀珍,今周刊出版,以下為摘文。)
平台家事代理人通常分為4個等級,各等級的收入也不一樣。新進人員是普通代理人,通過公司實施的考試之後就是家戶代理人(Home),之後就根據年資分為明星代理人(Star)和萬能代理人(Master),而影響等級的重要因素就是星級評分。
顧客的星級評分不只影響工作機會,也決定論件計酬的收益,甚至還會左右等級的高低。等級因評分下降的情況比比皆是。如果中間暫停工作的話,等級就會下降,所以一旦開始這份工作就別想休息。
若想維持好評、高分,就得更常接案、工作得更久。雖然超時工作、額外提供清潔服務並不能多賺一點錢,卻不能計較太多,因為這樣才能得到顧客的好評。
東希也一樣,明明說好的是4小時,但常常會多做半小時到一小時,當作是為了提高顧客滿意度的一種附贈服務。所以即使沒人在旁監督,也同樣要認真打掃。
在平台草創期,剛開始提供家事勞動服務的時候,每小時的收入被訂為兩萬韓元(約台幣476元),最近卻降到每小時一萬兩千韓元(約台幣286元)到一萬六千韓元(約台幣381元)的水準。
花相同的時間工作,勞動的報酬卻會根據星級評分出現差別,除了更努力工作之外,別無他法。有時連周六、周日都還得硬撐著上工。
一開始是因為可以任選時間、任選工作量才開始的平台工作,久而久之卻發現,在沒人指使的情況下不斷地做了更多的工作。為什麼會出現這麼諷刺的情況呢?
只要從事平台工作,就沒有人能擺脫星級評分的束縛
平台家事勞工根據顧客的星級評分區分等級,按級支付工資。但星級評分卻不公平,也不公正。為什麼滿分5分卻拿不到5分,到底哪個部分做得不好被扣掉一分,勞工無從得知,只能被動地接受顧客的評分。
除了星級評分的問題,還有顧客不時出現的無理抗議,然而家事勞工對此卻沒有任何對應的方法。
不久前,東希收到顧客發來的簡訊,抗議清潔工作做了跟沒做一樣,原來是流理台上還落有白色粉末。光看簡訊內容,會以為東希打掃得不夠澈底。
碰到這種情況,有必要確認是不是東希的失誤才沒打掃乾淨。然而卻不是由平台出面,而是由東希自己去確認。於是東希只好再度前往顧客家,確認之後,發現沒有打掃乾淨的地方,明明就已經清潔過了。
而且東希打掃時,就發現這處不斷有白色粉末物落下來,還清除了好幾次。一問之下才知道,是因為室內裝潢施工不當發生的問題,顧客卻誤以為是沒有打掃乾淨。
遇到這種情況,大多數的顧客不去追究真相,反而向工作者提出抗議,不只星級評價給了低分,還在評論裡大發牢騷。
事實上,碰上這樣的情況也無處申訴。雖然東希為了所屬平台業者,也為了顧客,總是盡心盡力地工作,但若是被冤枉了,全部責任卻得由她自己獨自承擔,一個人面對這場無比寂寞又孤獨的戰鬥。
不光是顧客瑣碎的抱怨,就連錯不在己卻遭到誤會的情況,也不容她漠視不管,因為這件事情會妨礙到以後的工作。如果得罪了顧客,就有可能招來後續一星負評的暴力攻擊。
到頭來,自己只能得到低額的工資而已。所以平台家事勞工為了星級評分和評論,只好犧牲更多時間和精力,做更多的事情。
甚至有人提供了規定之外的事後免費服務,卻依然遭受一星負評的攻擊。從這方面來看,星級評分對平台工作者來說真的很不近情理。
因為缺乏一貫的標準,就只能以顧客滿意度做為優先條件,不得罪顧客、不惹惱顧客成了最要緊的事情。
那麼,顧客真的會如實評分、據實評論嗎?有什麼明確的標準可以依據嗎?儘管顧客的星級評分決定平台工作者的價值,甚至決定了他們的收入,卻不存在什麼明確的標準。
顧客一旦給出評分,不需要經過審核,這個評分就成了對該名勞工的評價。也就是說,為了維持應有的服務品質,勞工只能獨自承擔所有責任。
「我真不明白,為什麼一切都要用星級來評價。評分造假的事情數不勝數,為什麼還要用星級來評價勞工的價值呢?真令人感到遺憾。」
為了得到好評和高分,即使付出超時工作和免費清潔也在所不惜的東希,到頭來只落得一身病痛。為了復健治療,只得暫停工作,結果評分大幅滑落。如果不想讓時薪降得更低,就只能拖著滿是病痛的身體繼續工作。
實際上,也有不少家事代理人工作了幾個月之後,身體變差就不做了。久而久之,當初滿懷希望開始的工作,現在卻讓自己疲憊不堪。星級評價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讓東希成了為評分付出全部心血的「向星葵」呢?
「親愛的顧客,居家整理和清潔已經完成。我要下班了~請您記得為我評論,並給我滿分5顆星~」
今天東希也在工作結束後發簡訊給顧客。根據評分高低,工作機會和每件工作的報酬也不一樣,只要從事平台工作,就沒有人能擺脫星級評分的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