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AI未必能主宰人類!楊暉:科技為思想和藝術加值

專題演講〉媒體新科技運用與文化產業跨界創新

林信男
user

林信男

2023-10-19

瀏覽數 2,150+

唯眾傳媒&星野拾光創始人暨執行長楊暉發表演說,分享媒體新科技的運用與跨界創新。蘇義傑攝
唯眾傳媒&星野拾光創始人暨執行長楊暉發表演說,分享媒體新科技的運用與跨界創新。蘇義傑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人工智慧(AI)的快速發展,讓許多工作都面臨被AI取代的疑慮。唯眾傳媒&星野拾光創始人暨執行長楊暉,今日出席2023遠見高峰會,以「媒體新科技運用與文化產業跨界創新」為題,發表專題演講時表示,雖然部分工作被AI取代的可能性很高,但科技永遠是為人類的思想和藝術加值,「人永遠是最重要的」。

從事媒體產業30年的楊暉認為,世界上的人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會使用AI的人,另一種是不會使用AI的人,基於這樣的分類,所有人都應該去了解AI對人類的影響。

楊暉說,AI對各行各業都造成改變,媒體產業尤其是「春江水暖鴨先知」,甚至連什麼是媒體?什麼是內容?都必須重新定義。

AI創造「人人皆媒體」的時代

就傳統角度而言,廣播、報紙、雜誌、電視、網路,都是媒體,但如今,可謂「人人皆媒體」,只要在社群網站上發布內容,就成了內容生產者、傳播者;另一方面,從內容產製來看,目前只靠PGC(專業生產內容)生產的內容,是不夠的,現在許多內容的生成,是UGC(使用者生成內容);當PGC想在短影音平台獲得更多網友關注,就得學會UGC,這正是「PUGC」的由來。

面對AI時代到來,楊暉特別點出結合人工智慧和內容生產概念的「AIGC」,也就是「AI自動生成內容」,在此趨勢下,無論是速記或編輯工作,都可能被科技取代,「實際上,正在路上。」

關於AIGC在內容產業的應用,楊暉分析,主要來自傳媒產業,涵蓋了影視、電商、娛樂等領域。

她舉例,2017年,唯眾傳媒為湖南衛視做了一檔科技綜藝節目,節目中,IBM首度展現透過Watson機器人,生成一支宣傳片的成果。當時,楊暉大感驚訝,也抱持懷疑態度,甚至覺得不太可能是真的,但經詢問IBM中國區主管後,她開始意識到,在傳媒領域,從前製、編輯到後製,科技都走在取代人類的路上。

未來AI會更重注重創意和創新

楊暉預期,未來AI一定會更注重創意和創新,因為當前,AI還是在既定的規則、模式下工作,倘若AI能走得更遠,一定是展現在創意和創新的部分,且AI將會更注重人機合作、道德倫理等層面。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不過,楊暉也提到,即使身處不斷變化的時代,仍有些事情是「不變」的。她認為,「技術永遠是為思想和藝術賦能的,如果我們本末倒置,認為科技能主宰人類,結果是很悲摧的。」

「所以,在我看來,科技能為思想和藝術加值,能讓思想和藝術變得更加性感,這個時代,不變的是人,人永遠是最重要的。」她強調。

你可能也喜歡

海線崛起-臺中產業起飛新廊帶
數位專題

海線崛起-臺中產業起飛新廊帶

近年「海線五雄」沙鹿、龍井、梧棲、清水和大肚迅速崛起,能源、高科技、金融業紛紛進駐,龐大投資額正湧向海線城市,市府的「富市臺中」計畫,大力招商,讓海線搖身一變成為炙手可熱的產業新廊帶。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