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週報》偉詮電沾光iPhone15充電新規!TPASS生活圈哪區房價甜?

胡華勝
user

胡華勝

2023-09-18

瀏覽數 5,700+

iPhone 15系列捨棄蘋果自家的Lightning充電介面,改用Type-C充電介面,也帶動相關供應鏈。取自Apple Newsroom
iPhone 15系列捨棄蘋果自家的Lightning充電介面,改用Type-C充電介面,也帶動相關供應鏈。取自Apple Newsroom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遠見》精選本週3件最值得關注的國內大事:
偉詮電(2436)受益 iPhone 15充電新規,Type-C概念股看俏
中國禁令已滅iPhone 15首波買氣?
TPASS北北基桃生活圈,哪一區房價最甜引脫北潮?

偉詮電(2436)受益 iPhone 15充電新規,Type-C概念股看俏

IC設計廠偉詮電(2436),8月交出漂亮營收成績單,合併營收2億9200萬元,月增幅達20.18%,年增達到50.96%,創下近17個月來的新高。包括Type-C、散熱風扇馬達控制IC及USB PD晶片等產品,都是近期熱門題材,扮演營收成長的主要動能。

分析偉詮電營收翻轉主因,跟蘋果iPhone 15系列的新機發表也有關係。由於新機捨棄蘋果自家的Lightning充電介面,改用Type-C充電介面,身為Type-C概念股成員之一的偉詮電,挾著Type-C供應鏈題材的角色自然有連動效應,事實上,相關的零組件早已開始大規模出貨,才會反應在8月營收上。

除了Type-C外,在去年強化部署的馬達控制IC產品,隨著今年AI伺服器躍升成產業發展引擎後,伺服器市場蓬勃發展,扮演關鍵的伺服器風扇馬達控制IC自然也成為關鍵零組件。偉詮電旗下陞達科技(4945)在伺服器散熱風扇直流馬達控制晶片即是業界主要供應商。

另一個主力產品是主要應用於筆電、手機、日系遊戲機上的USB PD晶片,隨著PC的傳統旺季及日系遊戲機廠商即將推出新品,也將扮演主要的營運動能。

歐盟規定在 2024年時,任何中小型手持可攜電子裝置皆需以Type-C為統一充電介面,讓長期以Lightning介面的iPhone也不得不改弦易轍,讓Type-C概念企業沾光。根據Research Nester 的數據顯示,2023 年全球 USB Type-C 的產值約為30億美元,預估2035年時產值將翻上超過7倍到23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25%,Type-C當紅只是剛開始。

中國禁令已滅iPhone 15首波買氣?

《華爾街日報》與《彭博》接連報導中國政府已禁止員工在工作中使用iPhone及其他外國品牌設備,甚至,禁令逐步擴大,就連地方政府機構和國營企業也受到影響。由於蘋果營收有19%占比來自中國,無疑這紙官方的禁令雖不是全面抵制iPhone,但已成功帶動風向,會對蘋果帶來多大衝擊?

中國除了占蘋果19%營收外,2022年時中國工廠生產的iPhone占比高達96%,近年在供應鏈轉移的布署下,預計2025年時中國占比可望降到75%,另外25%落腳印度。不僅生產製造比例在降低,就連銷售量也出現下滑,研究機構Canalys發布的數據指出,上季iPhone在中國市場出貨量為1640萬台,年減幅度達24%,是全球平均減幅11%的2倍以上,是否正透露出中國市場的銷售危機?

事實上,全球的通膨與經濟問題,全球智慧手機整體出貨量今年將只有11億5000萬支,衰退幅度達6%,是近10年來最差水位,蘋果即使有新機效應的加持,恐怕也多少會受到牽絆。再依每年iPhone新機的備貨量來看,iPhone 14備貨9000萬支,iPhone 15只有7800萬~8500萬支,正是評估全球景氣與經濟因素影響所致。

此外,一份美國投資機構富瑞(Jefferies)的評論認為,華為Mate60 Pro的新推出,挑起不少愛國情操,預測該手機銷售量達500萬支,將讓iPhone 15減少38%潛在銷售量;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也指出,華為Mate60 Pro下半年出貨量為550萬~600萬支,1年內的銷售量至少達1200萬支。

在公家機關禁用iPhone、華為Mate60 Pro新機及整體經濟面影響,蘋果要靠中國這塊市場拚銷售量,恐怕是場硬戰。但如果全球手機買氣今年都很淡,蘋果苦惱的不會只有中國問題了。

當世界快速變動,你準備好了嗎?現在用最優惠【2.5折】訂閱遠見,掌握全球視野與領導人思維>

在中國公家機關禁用iPhone、華為Mate60 Pro新機及整體經濟面影響,蘋果要靠中國這塊市場拚銷售量,恐怕是場硬戰。取自Apple Newsroom

在中國公家機關禁用iPhone、華為Mate60 Pro新機及整體經濟面影響,蘋果要靠中國這塊市場拚銷售量,恐怕是場硬戰。取自Apple Newsroom

TPASS北北基桃生活圈,哪一區房價最甜引脫北潮?

台北房價居高不下,導致許多民眾轉往新北市、桃園市定居,形成一股所謂的「脫北潮」。房仲業者調查北北基桃人口成長前十名行政區,發現桃園一市就占了3區最多,若以每坪單價來看,2字頭房價占了4區,顯然引來遷入潮的原因是房價較甜,年輕小資族也下得了手。而近期推出的TPASS都會區通勤月票,也讓這區域生活圈腹地更清晰,推升區域房市。

永慶房產集團整理北北基桃十大人口淨增長行政區和房市價量表現,分析指出這股脫北潮進入週遭的地區後,最明顯的入口成長外,也帶動了區域房市的熱絡,其中,桃園市的桃園區,不僅人口增長量最高,房市交易量也位居第一。光桃園市就有桃園區、中壢區及龜山區3個區域進榜,房屋每坪的平均單價落在24萬~26萬6000元,相較於雙北,有明顯的落差。

新北市則有6區入榜,其中又以位在蛋白區的林口區及淡水區最最受矚目,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近年隨著公共建設逐步到位、捷運網路擴大,新北發展重心也往外擴散,買家也不再侷限於傳統蛋黃區。林口與淡水兩新市鎮建國路規劃完善、醫院及商場等生活機能完整,是許多首購族、小資族的首選。

台北市大安區也入榜,以今年1至8月台北市人口增長1萬8745人,光大安區就增加了4462人,占比23.8%成為門牌燙金區。與大安區位於台北市核心地段、具優良學區、公園綠地豐富,生活圈與交通成熟有關,是有購置能力的人優先挑選的區域。

從人口及房價來看,新北、桃園相較台北來得親民的房價,是眾多脫北族群選擇居住的區域。近期推出的TPASS通勤月票,對於地區民眾更是一大福音,是否會讓今年偏冷的房市帶來一股新買氣,值得關注。

你可能也喜歡

走鋼索的中產階級
數位專題

走鋼索的中產階級

體感頻撐不起的夢想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