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以後會變成「火星人」嗎?火星一直是人類太空探索中瞄準的關鍵目標之一,最近根據《自然》期刊掌握NASA探測車發現所發表的論文指出,火星可能具備維持生命的適當條件!這讓各界燃起希望,尤其是創立SpaceX的馬斯克,他曾表示希望把人類送上火星。真的賭對了?
火星上存在生命的證據,現在有了最新進展!根據國際科學期刊《自然》(Nature)刊登的最新論文,美國太空總署(NASA)火星探測車「好奇號」,在火星土壤中發現六邊形圖案的鹽沉積物,可證明是「火星有週期性氣候的第一個確定性證據」。
「這代表古代火星氣候具有規律性,且具備類似於地球的乾濕循環氣候,」該論文的作者、法國天體物理學家拉賓(William Rapin)說:「更重要的是,乾濕循環氣候對生命可能是助力,甚至是必要條件之一。」
火星為何是最有可能發現生命的星球?
火星可能存在生命的推論,還有另一個證據,就是「水」。
我們都知道,海洋是孕育各種生物的大地之母,要有水,才能繁衍生命。像是表面溫度可達攝氏400多度的金星,就很難發現水的蹤跡,當然,也不太可能有生命。
火星就不同了,表面溫度約為零下40度,科學家也發現,火星過去有水,加上表面有大峽谷般的地質構造,因此推估火星以前的氣候環境,與地球相去不遠,讓火星成了眾多星體中,最可能存在生命的一顆星球。
從過去的火星任務中發現什麼?
除了好奇號發現火星有類似地球乾濕季節交替氣候,還有另一具探測器「毅力號」,也有具代表性的發現。
2020年7月發送的毅力號,在2021年2月以自動駕駛方式登陸火星,尋找可能的古老微生物跡象。
半年後,毅力號採集到第一塊岩石樣本,將帶回地球供科學人員研究。
《BBC》形容這是歷史性的一刻,因為這份樣本,是人類史上第一次在另一顆行星上採集到岩塊。
可以說,從過去30年的火星任務中,已證實火星表面過去有水,也有比現在更厚的大氣層,是一顆宜居星球。
人類將登陸火星,展開殖民?
火星探測器不是唯一獲得火星門票的人,NASA的目標是在2030年,將人類送上火星。
2017年底時,前總統川普指示NASA前往火星前,應先將人類再次送到月球。
NASA正在執行名為阿提米斯的計畫,來實現這個目標,期望在月球建立一個永久基地,使人類前往火星更方便。
過去幾十年內,探測器前往火星的任務取得巨大成功,但將人類送上火星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以目前的火箭技術來說,人類至少需要6個月的時間,才能抵達火星。
因此,太空人必須長期暴露在輻射和微重力的環境中,這會產生毀滅性的影響,在火星執行任務時也會變得更困難。目前,國際太空站仍持續研究微重力的影響。
除了美國NASA,中國大陸和俄羅斯也立下目標,要將人類送上火星。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強調,他在2002年成立SpaceX時,就是希望讓人類定居在火星上,而目前正在開發和測試名為「Starship」的可重複使用重型運載火箭,馬斯克認為,這是將人類送上火星必須突破的挑戰。
火星會是人類下一個定居的星球嗎?或許在未來幾年,就會有眉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