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不被AI取代的人才 聯合大學厚植產業即戰力 培育國家頂尖的未來將才!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3-06-28

瀏覽數 7,700+

圖/國立聯合大學校長李偉賢
圖/國立聯合大學校長李偉賢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全球夯AI,致力產學合一的聯合大學,將AI和數位技術融入學習和教學中,讓高教教學也能發揮數位轉型的效益,不僅緊密與業界互動、回饋實務研發,更推動跨領域學習、人文涵養,培育不被AI取代的未來人才。

AI的快速演進,迫使產業加速數位轉型,高教人才也必須厚植數位力。「聯合大學培養學生的AI數位力,恰能為其專業領域導入創新力。」聯合大學校長李偉賢表示,聯合大學提供多元化的數位能力學習,鼓勵學生參加AI工作坊、課程,運用數位技術和工具來進行學習和研究,並跨越學科地培養綜合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且聯合大學理工及電資院系的實作與專題課程,訓練學生理論與實作並重,與企業合作的授課教師,將企業的待解決問題引入大三實務專題中,「讓學生更貼近產業實務,在大四時可選擇至企業實習,為就業做進一步準備。」 像是聯大先前的磁磚中心與竹南冠軍磁磚合作,由業師引領學生解決問題,養成第一線的即戰力,同時也為在地企業解決人力短缺、化工料減碳問題,跨科技、跨專業的學生能在此發揮所長,成為企業愛用的人才。

π型跨域人才,以STEAM培養跨域統整力

為培育不被AI取代的人才,聯合大學制定了「培育學生成為兼具資訊科技素養、人文關懷與專業能力之π型跨域人才」的人才培育目標。李偉賢表示,通識共同教育分為三大領域:「自然科學與應用科技」、「人文藝術與哲學倫理」及「社會經濟與資訊媒體」,培養學生在科技領域中融入人文學科,並強調STEAM教育培養學生跨領域統整能力,從而培養創新思維、問題解決和團隊合作的技能。事實上,聯合大學在大三、大四推動總整課程和專題實作的課程設計,並補助教師和學生組隊參與專題實務競賽,讓學生有機會進行實踐性學習和跨學科學習,不只發揮創新思維,更要養成解決問題和團隊合作的技能。

聯合大學的教師在產學合作案中思考如何解決產業問題,並帶著學生增進實作與思考能力,更是培養硬實力與軟實力的最佳機會。

聯合大學的教師在產學合作案中思考如何解決產業問題,並帶著學生增進實作與思考能力,更是培養硬實力與軟實力的最佳機會。

李偉賢強調,自主性學習的動機高,學生真正感興趣、有動力去探索,方能讓學習效益最大化。聯合大學實施自主學習方案,學生依照不同學習狀態與需求自主規劃學習方案,除可改善學習自由度,更使學生持續學習、與時俱進,內化養成自主學習。「人之所以不同於AI,必須掌握3大關鍵力:創造力、同理心和靈活性。」李偉賢解釋,以「創造力」為例,能跨領域構思、創造、規劃和解決問題,正是AI所缺乏的;「同理心」則能感同身受、關懷他人、建立信任和情感連結的能力,AI難以模仿的;「靈活性」則能適應不同環境、處理複雜和精細的體力工作、協調手眼動作的能力,是AI難以執行的;3大能力即是不被AI取代的人才軟實力。

實習學分、產學人才共訓,無縫接軌職場好「薪」情

讓同學畢業即就業,更能擁有好「薪」情,聯合大學推動有學分的產業實習課程,培植人才的獨立優勢。李偉賢表示,學生在大三或大四上學期完成課程修讀,則大四生有半年至一年可進入產業實習,「學生產業實習的過程中就可與企業洽談產學合作,增加產學合作的優勢;實習表現優秀的學生被企業留任,達到畢業即就業,也讓聯大生成為區域產業最愛的大學生。」舉例來說,苗栗竹南冠軍磁磚已經成為磁磚產業的龍頭,透過聯合大學產學與推廣中心的介接,經兩方接洽後,目前與化工系合作共同向教育部申請產學攜手專案,為企業培養中階幹部人才,「利用校內中心與科技專案,針對地方發展的特色努力,共同為產業開發技術;專案結束後之產出技術經過技轉,連帶畢業生能以高薪受聘,成為『學校技術研發/企業技術承接/學生問題導向學習』三位一體的最佳示範。」而旺宏、台積電等大廠也頻向聯大招攬人才,見證頂尖育才的搶手。

事實上,聯大近五年的產學合作計畫金額,每年平均約近2億元,以教師人數280位的學校規模,可說是產學合作的模範生。李偉賢表示,產業需要解決的問題,透過研發處徵詢學校老師,來回應產業需求、增加產學合作機會,這就是Orientation-based solutions。「產學合作案在教師解決產業問題的過程中,帶著學生一起參與,增進其實作、思考能力,是培養硬實力與軟實力的最佳機會。」此外,聯合大學致力推動「PSI產學人才共訓」方案,透過產業學程(Program)、產業專題(Study)與產業實習(Internship),融入科技與人文之博雅教育,和業界進行合作發展跨域課程共訓人才,讓學生無縫接軌職場,培育國家政策產業的將才。

企業辦校出頭天!2025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
數位專題

企業辦校出頭天!2025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

2025《遠見》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揭曉!「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今年進入第十個年頭,2016年,高教因應退場危機而啟動一系列的轉型新政,十年來,《遠見》一同陪著高校走過轉骨之路。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