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焦慮AI的發展,你也應該焦慮,但焦慮之下,我們能不能該重新想想人類的價值,以及現在應該做什麼?
「AI這麼厲害,如果和機器人結合的話,那……」,一位小學五年級的男孩,笑的憨直,兩手一攤,有點問不下去,「那…我…以後怎麼辦?」
他的囁嚅或許有幾分道理,因為他提問的對象是世界級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科學家李飛飛。
這位睿智聰穎的著名當代學者,聽聞這個既天真又老成的問題,被逗笑出了聲,「我先問問你,如果AI機器人幫你掃地,你會開心嗎?(現場同聲答:開心)又若是AI機器人去欺負弱小的人,你會開心嗎?(現場沉默)」
李飛飛溫柔地說著,眼裡都是笑,「我希望你可以開始想,究竟是誰決定AI機器人的使用場景?你會發現不是AI,也不是機器人,而是『人類』,也就是未來的你們。」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