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藝人隋棠日前和鄰居因為噪音問題發生爭執,對聲音敏感,喜歡安靜的居家環境,偏偏都市空間很難「無聲」,怎麼辦?室內設計師針對幾種常見的居家噪音問題:水錘效應引起的疑似腳步聲、重物落地聲、大馬路旁的噪音、鄰居、家人沖馬桶、洗澡的用水聲、拖椅子、運動跳躍所產生的振動,提出裝修降噪的解方。
文/林琬真 圖/碩果室內設計提供
喜歡安靜的居家環境,偏偏房子鄰近大馬路、鄰居很吵,或者老公寓隔音差、有水錘效應,怎麼辦?
碩果室內設計總監翁若榕表示,造成室內噪音的來源很多。對聲音較敏感的人,建議買房時選擇有「中空樓板結構」的大樓,會比一般使用RC樓板的大樓隔音效果更佳。或者挑選頂樓、樓上無住戶的物件,亦可確保居家安寧。
然而,若是已經住了好一陣子的家,在無法改變房子先天條件的前提下,如何透過裝修降噪?翁若榕針對5種常見的噪音來源,提出解決方案:
1. 腳步聲、重物落地聲,可能是水錘效應,怎麼解?
在家聽到有腳步聲、重物擊落地板的聲音,不一定是鄰居動作太大,而是水錘效應!
關於水錘效應產生的原因,碩果室內裝修工程管理部經理陳韋綸表示,通常是社區大樓裡,住戶在開、關水時瞬間造成的壓力,導致水管內的振動。特別是5層樓高的大樓,因水管高度落差高達15~20公尺,最容易發生水錘效應。
一般來說,社區大樓在建設支出,建商就會考量如何降低水錘效應,在管道間裝設水錘吸收器或減壓閥。若入住後才發現此問題,可以向大樓管理會反映,請專人進行完整的檢查,確認是否需調整水錘吸收器的磅數或發生固定環鬆脫等問題。
如果水錘聲發生在老屋空間,通常是馬達已使用多年、變得老舊,開關時會產生很大的震動聲響,造成類似水錘的效果。只要更換成變頻式馬達,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2. 聽得到鄰居、家人沖馬桶的聲音,怎麼辦?
除了水錘效應,水管內的水流噪音也是大樓常見的噪音困擾。
由於大樓管線都是共用的,樓上住戶沖馬桶、洗澡的聲音,樓下住戶可能聽得一清二楚。陳韋綸指出,可在水管包覆保溫隔音軟管,或是包覆制震墊、吸音棉等降噪材料,中、高頻的聲音都能被吸收掉。
因為管線內水流動的聲音比較大,水管轉彎、銜接的位置,通常會設置在平時不會久待的空間,像是廁所、廚房等,避免住戶持續聽到水流聲。但若老屋翻新時為了調整格局,必須挪動管線到臥室等需要安寧的空間,或是臥室衛浴區和床鋪太近,怎麼辦?
除了加強水管包覆保溫隔音軟管以外,還可在衛浴隔間牆的外側再做一道木作牆,內部加入約4~6公分的隔音棉,藉此阻隔聲音,也能達到抗潮的作用。
3. 房子鄰近大馬路,車水馬龍吵雜聲如何降躁?
如果是住家在馬路邊、靠近熱鬧的商圈或有大樓風壓高的問題,都可安裝氣密窗,甚至挑選夾膜玻璃,達到降噪效果。
夾膜玻璃又稱為「膠合玻璃」或「安全玻璃」,是在兩片玻璃中間利用PVB(樹脂中間膜)黏合,隔音效果較一般玻璃佳;同時也具備優質的耐震與防爆,當玻璃破裂時,不會產生噴灑的情況,營造居住安全。
另外,還可選用較厚重、帶有絨質感的窗簾,或是挑選不規則表面的蛇型窗簾,這類吸音材料都能阻擋聲音傳遞,達到良好的降噪效果。
4. 鄰居真的很吵,該怎麼辦?
在居家空間裡,有時會聽到樓上傳來的乒乓聲響,或者不知哪一層樓的鄰居吵架、罵人,這些惱人情況該如何解決?
翁若榕建議,可在天花板的樓板下方加一層科技碳軟木(或稱碳化軟木),來降低噪音。若想進一步加強抗噪,甚至可以在室內的隔間牆兩側、地板再鋪一層科技碳軟木。
他也建議,對聲音高敏感的族群,裝修時一定要做好天花板。從天花板最外層的粉光面到樓上鄰居踩踏的地板,保留約20~40公分的厚度。天花板的厚度夠,才能減少聲音傳導。因此,若裝修時選擇裸露天花結構的工業風等設計,就要有防噪效果會減弱的心理準備。
5. 自己在家運動、拖椅子等日常活動,如何避免吵到鄰居?
平日在家活動難免會發出聲音,如何避免打擾鄰居?
翁若榕認為,可先確認自家地板是否有良好的抗噪特性。現在裝修常用的超耐磨地板是由細木屑高溫壓製而成的密集板,整體厚度較薄、抗震效果低,阻絕聲音效果普通。建議可在下方鋪降噪底墊,弱化地板傳出的噪音。
如果有大規模翻修的計畫,建議可挑選海島型木地板。海島型木地板是以表面的木皮層,堆疊下方夾板而成,厚度約1.4~1.7公分,比起一般的超耐磨木地板更厚實,在地板上走起路來較無聲。
再加上台灣的施作工程,普遍會在木地板跟樓板中間再加一層0.9公分夾板與0.2公分防潮墊,整體厚度約達2.5~2.8公分,可再進一步強化降噪。
此外,他也推薦挑選軟木材質作為地板材。因軟木材質具有特殊的蜂巢結構,是一種良好的吸音材料,可降低行走的聲音及房間內噪音。即使有小孩或寵物在家中奔跑,也可達到一定降噪作用。
寧靜的氛圍是居家環境重要的一環。了解自身對聲音的敏感程度,掌握天地壁的降噪設計,就能打造一個安心、清幽的生活場域。
(原文刊載於《50+》;本文獲授權轉載;內容僅反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想知道更多熟齡新思維、新活動?
➡加入50+LINE https://reurl.cc/qNYVND
➡加入50+FB https://pse.is/MUCBY 每日資訊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