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被視為未來能源最關鍵載體,更是關鍵的國安戰略物資。內有台泥、台塑、鴻海等龍頭跨界搶進,外有中、日、韓電池巨鯨夾擊,MIT電池小蝦米格斯能靠鈦酸鋰電池成功突圍嗎?
電池自主戰全球開打,從亞洲、美洲到歐洲,政府攜手業者搶地(蓋廠)、搶礦(鋰、鎳等關鍵材料),也搶合作車廠落地。戰火猛烈,延燒台灣。
近半年來,格斯科技董事長張忠傑幾乎跑遍大半個地球。去年10月,他帶著團隊研發的鈦酸鋰電池與相關應用,千里跋涉,遠赴美國東岸參展;今年初又馬不停蹄趕赴日本與歐洲拜訪客戶。
就在中壢1GWh新廠開幕前一週,他還在德國拜訪電動車關鍵廠商。只因「不快不行!」這兩年,是全球各大車廠電動車落地,並確認供應商最關鍵的時期,「二年後,大勢底定!新玩家要進市場挑戰更高!」一位熟悉業界人士分析。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