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5日,屏東迎接立縣73年來首位女性縣長周春米走馬上任,在她宣誓就職後,首份批示公文便是選前承諾的成立長期照護處,經過屏東縣議會審議並三讀通過,屏東縣政府快馬加鞭進行行政流程,趕在縣長就職百日內,率全國之先完成掛牌,會有如此效率,不為別的,就是要提前因應即將到來的超高齡社會。
位處國境之南的屏東幅員遼闊且南北狹長,翻開數據就能清楚瞭解目前現況,全縣65歲以上高齡人口比例19.47%,已趨近20%的超高齡社會,周春米直言,未來仍有許多照顧的重點任務要深耕與發展,面對長照產業,政府單位有義務要盡全力打造優質平台,支持鼓勵優良的長照單位投入。
提供全面服務 創立全國典範
同時配合在地人才養成與教育,提升服務品質,讓「長照」幫助身心不便的長輩們能盡量在家「照常」生活。周春米表示,屏東縣在前縣長潘孟安任內,在全縣佈建392處村里照顧關懷據點,已奠下良好基礎,成立長照處目的,就是希望提供更專業、更全面服務,來照顧自己的長輩。
3月1日掛牌當天,全台長照業者、學界人士齊聚,場面熱絡,特地南下見證這歷史一刻的衛生福利部長照司司長祝健芳談到,全國長照服務涵蓋率平均為69.51%,屏東竟達到93.77%,已是全國名列前茅,沒被涵蓋的民眾多是沒有意願使用長照資源,亦或相信自己可以照顧,不需要外力協助,但也最容易發生問題,未來會是長照處需要著力方向。
曾任立委的周春米細數,中央政府長照10年計畫1.0是從96年開始推動到105年,長照2.0則自106年啟動迄今,長照1.0時屏東縣服務經費每年最多約3億餘元,2.0上路後到111年,一年經費已經接近30億元,而且近年成長速度非常快。
加上目前縣內約有2萬多名長照需求者及其家庭照顧者,接受長照相關服務,及近600個長照單位特約服務中,並且各項服務人數與機構數還在持續成長。
因此,長照處成立將肩負起屏縣長照政策規劃推動的重要任務,未來在既有基礎下,應該更積極、更多元、更全面的因應準備,整合串連醫療衛生及社會福利體系資源,讓屏東長輩可以一起在地安心共老,成為全國長照典範,這是周春米給這新局處的期許。
首任處長 學界陳桂敏出任
外界關注首任處長人選,則由高雄醫學大學高齡長期照護碩士學位學程教授兼主任陳桂敏出任,周春米介紹她時強調,陳處長不僅學經歷豐富,特別是在老人健康、高齡長期照護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曾獲得美國Hartford國家老年醫學護理中心傑出老人護理教育獎,學經歷顯赫。
陳桂敏坦言,自己在學術界耕耘26年,年輕時曾擔任護理師,因此能了解現在台灣長照基層所面臨的挑戰,且當她獲得美國University of Minnesota老人護理學研究所博士學位時,正好面臨台灣積極推動長照政策階段,在過往擔任評審評選過程中,就發現屏東縣表現一直是各縣市政府中佼佼者。
長期在學界耕耘的她說,有機會把理論用在實務上,她考慮後決定挽起袖子,挑戰公部門這個全新領域。
屏東縣政府長期照護處依業務概況規劃設有三科,分別為照顧管理科、機構管理科、服務管理科,另設有18個照管分站,將結合鄉鎮衛生所合署辦公,配置照管專員提供鄉親就近長照申請及諮詢服務,未來只要一通電話撥打1966,就可以申請服務,會有專人到家評估及說明。
六大重點方向 精準回應民眾需求
陳桂敏表示,上任後將以在地長照人才培育,讓年輕人有機會留在家鄉服務在地長輩;再來是長照服務精準化,提供適合原鄉、離島及偏鄉需求的精準服務;至於社福整合照顧,與社會處橫向聯繫,號召社區健康高齡者擔任高齡志工,來服務不同程度失能、失智長輩。
接著是向後延伸,與衛生局合作,提供醫養結合共照;最後還是必須回到長照核心,就是回應屏東鄉親需求,雖然不一定涵蓋在中央服務項目,因此必須創新模式,舉例來說,無圍籬的照顧,就是不管在日照或機構,都能走出來與社區共生。
最重要的當然是民眾有感宣導,讓服務看得到、找得到、用得到,這就是長照處6大重點工作。未來成效如何?相信外界都瞪大眼睛看,周春米有把握地說,希望不負鄉親期待,讓屏東成為安心共老的希望城市。
(屏東縣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