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拒當職場淘汰郎

林宜諄
user

林宜諄

2005-03-01

瀏覽數 23,500+

拒當職場淘汰郎
 

本文出自 2005 / 3月號雜誌 第225期遠見雜誌

人做同樣的事情久了,難免會失去新鮮感和動力,」四十二歲的IBM生物資訊研發中心協理王聖棨道出職場中年世代普遍的心聲。

王聖棨從退伍進入IBM工作已經十五年,第二年,在金融事業群擔任系統工程師時,曾因考績太差,差點被公司「請君走路」。

當時的頂頭上司、現任台灣IBM總經理許朱勝點醒他:「你沒有把工作價值和公司策略搭在一起,只是完成交付的任務,平常開會也很沈默,大家都不知道你在想什麼,也看不出你對客戶和企業的價值在哪裡?」

這番話不但扭轉了他的職場命運,也讓他後來遠離中年呆伯特的危機。

隨著台灣產業西進、企業全球布局、組織瘦身和政府改造等種種因素出現,近年國內職場環境產生劇烈變化;預料今年7月勞退新制實施後,人力成本將再度上揚,優退、優離浪潮恐將無法止息。

在微利競爭的年代,企業要生存,「這一鍋粥,當然要留給工作最賣力的人吃,」資誠企管顧問總經理林瓊瀛強調。

不僅如此,企業還要幫助去蕪存菁下來的中堅,常保競爭活力。

林瓊瀛從最近協助多家國內企業推動變革管理的過程中發現,要讓資深員工接受變化最為困難,「難以擺脫習慣,是他們變成呆伯特的主因,」他指出。

人到中年,面對經年累月的工作,已逐漸失去剛踏入職場的熱忱,面對新職務的挑戰,難免擔心無法勝任。尤其2000年不景氣後,經歷過前十年順境的四十世代,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危機感更是一一浮現。

資深員工在企業內是經驗傳承的關鍵,如果變成只會坐著抱怨的「呆伯特」,無疑對企業競爭力是一種傷害,然而,企業該如何幫助他們保持前進的動力?

IBM靠兩股力量 活化員工

IBM人力資源部副總柯火烈表示,IBM主要透過「Pull」和「Push」,一拉、一推兩股力量來活化員工。「Pull」包括鼓勵所有同仁透過內部知識網路社群持續學習、給予每人一生新台幣40萬元上限的教育補助,同時要求每個人提出「個人職涯發展計畫」,IBM內部還設有「機會市集」(opportunity mart),將各部門工作職缺張貼在網路上,供工作滿兩年、考績乙等以上的同仁內部輪調的參考,同時還提供機會,讓員工請調到亞太或大中華地區。

「Push」則包括每年都會對個人的企業貢獻度進行考核、排名,同時要求績效低落的員工,透過PIP(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績效改善計畫,在一到三個月內限期改善,否則予以降職或資遣,達到刺激的作用。

除了績效評估,像福特六和汽車就透過內部競賽、增加榮譽感的方式,讓工廠資深領班主動帶領團隊爭取獎盃等團體榮譽,據說比給予實質獎勵更有效果。

透過成就個人事業來擴張企業發展的內部創業策略,更是將「國人愛當頭家」的人性發揮到淋漓盡致。

兩年前,國產實業開始實施「內部創業計畫」,讓年資和年齡相加大於六十以上的資深運將,可以申請提早退休,然後拿退休金以極優惠的價格認購公司的預拌混凝土車,再以駐場車的形式繼續與公司合作,但身分卻從夥計升格成老闆。

「內部創業的同仁不僅更加愛惜車輛、降低肇事率,載貨效率還提高兩成,一掃過去吃大鍋飯的心態,」國產實業行政財務總處協理邱隋益說。

王品集團為了加速擴大企業版圖,2002年推出「醒獅團計畫」,讓每位「獅王」,都有機會在集團支援下,獨立出來開創新事業,藉此挑戰「十年發展三十個品牌,三十年發展一萬家店」的夢想,也因此留下優秀的資深主管。

釐清同仁抱怨的本質

除了外在制度的激勵,心理的支持更不容忽視。「千里馬」畢竟是因為有「伯樂」賞識,才能一日千里。

「如果組織會產生呆伯特這號人物,絕對是主管的責任,」南僑皇家可口事業部總經理周明芬認為,主管必須具備觀察同仁的能力,要能幫助對方找適合的舞台,這樣工作才會有活力,而非「變呆」,「再好的種子,不對它澆水,怎能開出漂亮的花?」

身為企業家第二代的李長榮化工董事長李謀偉,近來積極推動企業改造,讓四十年的老企業,平均員工年齡降到三十多歲。他先讓年長的同仁轉任公司顧問,最近還安排所有主管都去宏?標竿學院進修人事主管的課程,以強化主管帶人的能力。他告訴這些主管:「團隊的成績就是你的成績,每個人都要具備人事主管的特質。」

資深員工深厚的經驗和智慧固然寶貴,但若總是倚老賣老,或是對組織制度或文化抱怨不停,難免成為企業進步的阻力。

「人會抱怨很正常,最好先釐清抱怨的本質是什麼,」懂得掌握人性的周明芬說,抱怨可能是情緒的發洩,也可能是一種「賣弄」(show off),想要告訴別人「我工作很努力」,她建議高層主管不妨探究一下,資深同仁抱怨的背後原因。

剛度過四十歲生日,笑稱自己正要開始「走下坡」的資誠企管顧問總經理林瓊瀛說,男人到中年,不到最後關頭,絕不會輕易洩漏內心的苦悶;尤其資深主管,在外臨強敵壓境、內有組織競爭之下,常會有心理調適的問題。他建議,企業不妨將針對新人的導師制度(mentoring)延伸,也給予資深同仁一些心理上的輔導與協助。

防止自己的「專利權」失效

很多企業中堅世代常因「翅膀硬了想飛」,或是遇到事業瓶頸想轉換跑道,但是,離開真的能解決問題嗎?

一○四人力銀行董事長兼總經理楊基寬觀察指出,國內職場普遍存在「七十現象」:職場上隨時都有70%的人想換工作,但是也有70%的企業找不到所要的人才。像一○四獵才中心隨時提供五百個年薪200萬元以上的職缺,卻只有30%的企業可以找到適當人選,「這顯示大部分的人缺少秤子,不知道自己的斤兩有多重。」

一○四的調查也發現,三十五歲以上的中年上班族,如果換過七次以上的工作,很容易成為國內企業的拒往戶。

離職還可能面臨失業的風險。像楊基寬在成立一○四人力銀行網站前,三十六歲那年離開與朋友合夥創立的精元電腦後,沒想到在最尷尬的人生中年,回家失業足足兩年。

IBM人資副總柯火烈指出,如果因為個人心態和未能維持與時俱進的知識,形成中年事業危機,不論是選擇自行創業或轉換跑道都將是一條艱困的道路,因為在熟悉的領域都出了問題,轉換到新領域的失敗率自然更高。

「轉換跑道的唯一理由,是當你被限定必須一成不變時,才要跳槽,」楊基寬說,有些人遇到工作瓶頸就想轉職或創業,但面對新工作仍然以舊態度面對,沒有改變,「如果把不好的工作做到好,不正展現你的工作價值和貢獻嗎?」他反問。

楊基寬建議,每個職場工作者都要建立「秤子的人生觀」,隨時稱稱自己的價值是否大於昨天,讓自己時時保持危機感,然後找出自己的「殺手級應用程式(killer application)」,檢視自己在職場上的「專利權」是否已經快要失效。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隔壁的舞台未必好

李謀偉引用一位法國哲學家的話「為了這個世界好,每個人都要照顧好自己的花園」,提醒不滿意現況的資深工作者,「不要老是抱怨自己的舞台不夠大,因為隔壁的舞台雖棒,卻未必適合你。」

惠悅企管顧問台灣總經理王伯松觀察,這波職場淘汰賽對資深白領工作者來說,「危機其實是一種轉機」。

像最近公營行庫如華南銀行、彰化銀行和第一銀行陸續進行數波優退動作,大多針對六十歲以上男性主管及五十五歲以上女性主管及行員。

當企業優退最高管理階層,自然晉升中階幹部負責傳承,這群工作資歷超過二十年的四十世代,不像過去的五十世代,往往在企業各部門都歷練一遍後,才登上最高主管寶座,現在他們必須立刻扛下重責大任,帶領企業走對方向。「現在企業想優退的是五十、六十世代,四十世代的人必須提早接棒。重點是,你做好準備好了嗎?」

四十九歲的王伯松認為,身為後嬰兒潮的四十世代,進入職場二十年,還有十多年才會退休,後面的人因為追求高學歷,普遍三十歲後才進入職場,經驗仍顯缺乏,加上出生率降低,人口減少,所以「四十世代將是職場上最珍貴的一代。」

當中年的王聖棨在2001年網路風潮興起之際,自願離開待了十年熟悉的金融領域,跳入陌生的電子商業創新中心,隔年又以門外漢的身分,勇敢地搭上新興的生技浪潮,接受公司的新挑戰,要幫助國人建立生物資訊平台。習慣把一件事做出成績後,交給別人,自己再去開創新天地的他,終於一步一腳印,證明了自己的工作價值。

「中年危機跟年齡沒有太大關係,只有自己的價值不見了,才會有危機,」柯火烈下了註腳。

診斷心法

Part 1

你「呆」了嗎?

事業到中年,難免對已重複了一、二十年的工作步調,漸漸覺得乏味。如果你開始出現下列癥狀,請小心!你可能已經成為上司、同仁眼中的「呆伯特」了。

1、經常無法準時完成任務拖、拖、拖,不但無法在期限內完成工作,連主要任務也很難做得漂亮。

2、老闆不敢放心把重要工作交給你老是靠老闆協助或同事支援才能完成任務,苦差事能閃就閃,只求六十分過關就好。

3、做事沒有章法又要再來一次,工作常要重做才能過關。

4、不能善用時間工作經常很忙碌,卻沒有顯著的效果。

5、上班時間經常無故失蹤老闆、同事經常要上演「尋人記」。

Part 2

再見,呆伯特!

企業治癒「呆伯特」5大藥方

企業可以藉由以下五種藥方,讓停滯不前的資深同仁動起來。

1、持續的績效考核同時提供「鞭子」和「胡蘿蔔」,是刺激員工前進的最佳方法。

2、讓工作內容更豐富、多元即使不更換工作單位,只要改變工作內容,也可以常保新鮮感。

3、內部工作輪調偶爾換個新單位磨練,有助培養多元能力。

4、團隊榮譽競爭為了爭一口氣,員工比較會拚命表現。

5、內部創業讓員工有機會當老闆,他們自然會更努力工作。

Part 3

讓自己不斷發光!

戰勝事業危機10大心法

達列山卓(David F d’’Alessandro)是美國《財星》五百大企業之一John Hancock Financial Services的執行長,他在《塑造個人A+品牌的十堂課》(Career Warfare,麥格羅‧希爾出版)一書中,提出幾項建議,可以幫助準備向中年妥協的資深上班族,持續保持追求進步的動力:

1、要獲得老闆賞識的唯一方法,就是讓他知道你與眾不同,不要害怕在同儕間過於凸出。

2、即使錯過了一次升遷機會,也不要打退堂鼓,要等待東山再起的機會。

3、勇敢向老闆要求機會與升遷,提醒老闆你是可以委以大任的人,而不是只求過得去的人。

4、不要讓老闆以為你可以被輕易收買,而放棄更好的工作機會。

5、你無法控制升遷的時機,但要隨時準備迎接機會,確保自己是那個最明顯的人選。

6、在事業上下個聰明的賭注,承諾要完成大家不敢接下的困難任務。

7、發展出一群智囊團,在事業關鍵時刻,你會願意跟他們聊,也信任他們的建議。

8、誠信永遠不能妥協。

9、修正、調整個人品牌,永遠不嫌遲。

10、請證明給世界看,你具備你所想要打造的個人品牌背後的特質。(林宜諄整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