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進辦公室就滾蛋?連續兩年疫情造成的大規模WFH在家工作,上班族真的愛嗎?工作產出和效率是提升?還是下降?104玩數據調查,職人自評今年WFH的成效不如去年,主因WFH線上會議仍難取代實體;最青睞「WFH+進班」彈性混搭模式(hybrid work)提升到73%、比去年增加8個百分點,喜歡「WFH」僅占5%、與去年持平。104人力銀行6月全站職缺註明WFH約6500個、占整體1.5%,和今年初持平,WFH難在短期內成為主流模式。
Tesla創辦人馬斯克,最近發內部信要求主管回公司上班,否則滾蛋。他的作風真的是職場主流嗎?近期一份報告指出,美國近六成受雇者已享有至少部分遠端工作的權益,且將遠距權利視為求職主要考量。包括馬斯克在內的雇主,或許該接受彈性工作是現實。
隨著疫情趨緩,企業對員工居家工作的態度也開始調整,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5月31日發信,要求所有管理職都必須進辦公室,否則離開特斯拉。
Airbnb於日前宣布,員工將可自由選擇是否進行遠端工作,也可以在所在的國家或地區內自由搬家,薪酬將不受所在城市的影響。難道,自由、彈性,又不減少薪資的工作模式時代真的來臨了嗎?
編按:WFH、Work From Anywhere似乎已逐漸轉為常態,這時候雇主們要做的不僅是建構遠距工作的流程、輔導人才、納入心血,還要考量員工的入職儀式和遠距模式下的員工訓練等人事相關議題。本篇將延伸討論入職後的員工訓練,並提供幾個遠端培訓的辦法供雇主們參考。
編按:有儀式感的人,懂得努力把平淡的每一天都過得精緻無比。因為你的每個今天,都是生命中獨有的一天。你認真對待生活,生活也不會怠慢你。(本文摘自《我的努力,只為自己的海闊天空》一書,作者為石雷鵬,以下為摘文。)
變種病毒Omicron肆虐全球,今年1月以來,台灣疫情多點爆發,不但讓防疫工作備受考驗,也讓各家企業開始思考,是否又得啟動去年5月到8月疫情三級警戒時期的遠距在家上班模式(WFH, Work From Home)?
最近跟兩位英國朋友聯繫:一位非常傷心,她已經快三年沒看到遠在國外的女兒和外孫,本來已經計劃好今年全家終於可以聖誕節團聚,結果變種病毒Omicron把旅行計畫完全打亂。
經歷超過一年多的疫情攻防戰,也催生了各行各業也轉舵朝向「遠距工作模式」發展。現今,全球勞動模式已經改變,隨著疫苗的普及率提高、人們的自由度逐漸恢復,但「遠距工作」模式不會隨著傳染病的消弭而退去,反而有越來越多不同形式的工作模式出現,像是除了100%全「遠距」之外,更多新型態的工作模式也被許多企業所採用。
面對隨時可能再起的疫情,許多專家認為「彈性辦公」將成為來工作模式主流!當家裡隨時可能被迫變成辦公室,如何重新規劃更好的居家空間?
歐美職場掀起大離職潮,難道人們不再想回辦公室工作?還是,疫情改變了職場人的價值觀?不管如何,企業主該「換腦袋」,對疫後的新勞資關係提出對策了。
NCC公布5月行動通訊類申訴案共619件,主因為5月下旬防疫升級,民眾居家網路用量大增,導致部分站台負載過高,加上疫情嚴峻影響業者改善訊號時程,創下西元2019年8月以來的單月申訴量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