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遠見會員
免費瀏覽更多專題好文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相關文章
7/7「小暑」怎麼吃?「三花、三葉、三豆、三瓜」最解熱消暑
7/7為二十四節氣的「小暑」。記得小時候,母親會隨著二十四節氣的變化,相應調整飯桌上的三餐飲食,二十四節氣,是一本行動指南,每一個節氣的到來,都意味著天地之氣的轉換,把握時間的節氣,跟著節氣吃,遵循大自然的節奏,應時而食,也許就是最好的「吸收天地之氣」的方法吧。(本文節錄自《節氣餐桌手帖》一書,作者
醫讚台灣是「養生者天堂」!哈佛醫學院推薦的10大「超級食物」
當你吃下一口當季蔬果、挑選冷壓橄欖油入菜、或是將白飯換成紅藜飯時,也許你沒意識到,這些選擇不只是為了健康,更是對這個世界的一種責任。知名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特別整理出哈佛醫學院推薦的10類超級食物,幫助你打造健康與永續並行的日常。(本文節錄自《簡單豐足》一書,作者:洛桑加參,時報出版,以
吉光片羽,是我成為那片風景的一部分
起初只是一次快閃客座,我與團隊進駐新加坡百年歷史的萊佛士酒店舉辦快閃活動,短短兩週,卻讓我對這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建築產生深刻共鳴。我分享了許多觀察與感受,沒想到後來酒店團隊主動邀請我,成為萊佛士第一位主廚身分的駐村作家。 當我真正展開創作時,兩週的時間裡,我決定完全不離開酒店一步,讓自己完全
食物升糖指數解析!醫師:「果糖」的優勢與潛在風險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我國有超過200萬糖尿病患者,每年增加約25,000人。台灣衛福部2018年數據顯示,糖尿病是國人死亡原因的第5位,在台灣,每10人中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20歲以上人群中有13%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65歲以上的男性,近4分之1的人患有此病。(本文節錄自《精準醫學》一書,作者:曾
不靠「吃」減輕內心苦惱會怎麼樣?「正念飲食」找回身體主導能力
飢餓是一種多重感覺的經驗,飢餓有眼、耳、鼻、口、胃、觸覺、細胞、腦、心的9個面向。全都可以把被我們詮釋為飢餓的訊號傳遞給我們。我們很容易混淆到底是我們身體的哪個部分餓了。當我們認知到飢餓的所有面向,我們便能針對該吃什麼、該吃多少作出聰明的決定。讓你回到內在的權威來源:你的身體,你的心和意志,讓主控權
健康餐盒未必健康?減脂增肌差很大,營養師揭4隱形地雷「小心愈吃愈胖」
外食族想減肥瘦身養生還想吃飽,身材飲食管理挑戰多,營養師說,選擇健康餐盒恐踩到4地雷,務必避開蔬菜量不足、澱粉量多於蛋白質及蔬菜的總合、松阪豬等隱藏熱量殺手選項、別只看低卡忽略油脂。面對身材管理挑戰,民眾開始將目光轉向健康餐盒,外送平台也紛紛開設健康餐專區。營養師徐佳靖今天在記者會分享常見的健康餐盒
他體重超標、胸痛就醫:改為只吃「活的食物」後身體發生什麼變化?
我意識到活生生的人就應該要吃「活的食物」(蔬菜、水果與無添加蔬果汁),只要捨棄「死的食物」(加工食品、乳製品、肉類、雞蛋、麵包與餅乾等)就能徹底擺脫肥胖與疾病。從那天起,我開始實踐蔬果飲食。結果相當驚人。不到兩週,我的疼痛消失了,而且體重開始減輕,在之後的10年,也從未因生病而踏進醫院。(本文節錄自
進食「吃錯順序」對身體健康影響很大?用餐時請先吃「這種食物」
我們從米飯和麵包攝取醣類,再轉換為能量。但是如果吃錯方法,血糖就會急速上升,容易轉為脂肪。當負責將醣類轉換為能量的胰島素,其工作效率追不上血糖上升的速度,多餘的醣類就會轉為脂肪。建議最好先吃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有助於讓血糖緩慢上升,而且確保醣類都能順利轉為能量。(本文節錄自《你想知道的食材與營養知識》
不是每罐瓶裝水,都有資格叫「礦泉水」?礦泉水的3個定義
礦泉水的形成,是一段極為緩慢的過程,並沒有一個標準的年限,短則數年,長則數百、數千年。礦泉水(Natural Mineral Water),顧名思義是含有礦物質成分的水,但其定義不僅止於此,而是非常嚴苛的,因此在接下來,我們就要來向大家介紹,什麼是真正的「礦泉水」。(本文節錄自《你喝的水其實很有戲!
端午節大吃粽子胖好幾公斤?別再糾結過去的「卡路里」觀念
編按:端午節免不了應景吃幾顆粽子,熱量一不小心就破表?但其實,「能量守恆定律並非減重的全貌」,過往的減重習慣,不外乎節食、運動、計算卡路里……這些並不是減重的策略!過往那些被認知跟灌輸在我們腦袋裡頭永恆不變的真理,到底出了什麼錯?(本文摘自《其實你胖得很冤枉》,作者為陳欣湄,以下為摘文。)迷思:暴食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