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免費報名 感受新東方花藝大師 - 凌宗湧的生活美學
相關文章
退休後的晚年,如何過好第2人生?醫師:3個健康幸福的心靈處方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自己活到100歲會是什麼樣子呢?很多人對於變老充滿了恐懼和擔憂,害怕失去青春的活力,害怕身體機能逐漸退化,更害怕老了之後無人照顧。事實上,有些人瑞即使年事已高,仍然腿腳有力、精神飽滿,甚至照顧罹癌的子女。這樣的例子雖然不多,但給了我們啟示: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並採取適當的身心靈預防
降低失智症風險的10種方法!研究證實:這些作為能有效減少阿茲海默症的發生
失智症是種令人遺憾的疾病,它讓患者漸漸失去自我,甚至連最親近的人都認不得,醫學上目前依然沒有能完全治癒失智症的方式,但生活上能透過一些方式,也許能避免或延緩失智症的發生。失智症,特別是阿茲海默症,向來被視為最令人感到遺憾與恐懼的疾病之一,它不僅奪走了患者的記憶,更剝奪了他們與過往人生之間最珍貴的連結
不只皮肉傷!65歲以上高齡者隱形殺手:「跌倒」竟會致命?
在65歲以上因傷住院的人中,跌倒是最常見的原因,跌倒的危險性,往往比大家想得更高。在台灣,由跌倒造成的事故,是65歲以上高齡者意外死亡的第2大原因。在受傷就診的老年人中,有一半以上是因為跌倒送醫。很多老人家,也因為跌倒導致骨折,影響了晚年的活動能力。(本文節錄自《高齡長輩的抗衰防跌全書》一書,作者:
男性忙工作女性忙孩子,研究:40歲後獨處時間都會增加
最近一篇研究調查美國兩性在人生各階段與誰共度時光,總結了幾個亮點,一是友誼在青少年晚期達到頂峰,進入職場和建立家庭後就迅速下降,成年後,男性在工作期間會花更多時間與同事相處,而女性幾乎在各個年齡層都會花更多時間陪伴孩子。最後無論男性與女性,獨處的時間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穩定增加,老年時每天獨處的時間會
留意那些會讓我們「掏錢」的地方!韓國股神:「好股」就在日常生活中
這年頭,利率上漲率跟不上物價上漲率,錢放在銀行反而愈來愈少,所以不投資比投資還危險。若考慮退休與老年生活,投資已經不是選擇,而是必需。很多人只看股價,只找尋提升股價的消息與祕訣,但我們應該要關注「價值」,運用常識與頭腦去投資。因為好企業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留意那些會讓我們掏錢的地方。(本文節錄自《
終活不只老年人的事!日本年輕人如何準備人生終點?
「終活」本是老年人為臨終準備的活動,如今卻在日本悄然蔓延至年輕世代。從整理遺物、為父母安排老後,到預先規畫自己的葬禮與遺照,愈來愈多不婚不生的年輕人,選擇提早面對人生終點。面對獨老與「孤獨死」的現實壓力,也催生出一波又一波的新型商機與文化創意。但是,為何日本年輕人開始思考死亡?他們的終活,又和上一代
最需要上健身房的是「這族群」:改善身心健康,第一步是「練習呼吸」
2025年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就有一位超過65歲的老年人,但是現代人活得久,並不代表活得好,身體老化造成的骨質疏鬆、肌少症與跌倒等危機,是人人都要面對的課題,除了生理健康之外,老年人還面臨心理健康的考驗。而能夠有效減緩並改善這些問題的方法,便是「運動」,最基礎的呼吸訓練則是最好的開始。(本文節
「獨老」卻不孤獨!高房價時代如何實現「一個人」的居住理想?
不婚生活有許多形態,比我們想得更多元。除了廣為人知的一人獨居;還有和好朋友同住的室友生活;或是一起購屋、分享日常生活的共居形式。由於共居生活涉及財產共有,在現實中門檻較高,但如果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這種生活方式有很多優點。除此之外,也可以兩、三個人住在同一個社區、成為互向照應的鄰居的方式。(本文節錄
年長者最不該放棄的事,答案可能讓你意外
編按:台灣迎接超高齡社會,隨著老年人口增加,社會福利支出、醫療需求和勞動力不足等問題,將會日益顯著。因此,不僅政府應努力推動相關政策,年長者自己也該思考,最不該放棄的事,是什麼?看了這個題目,你覺得老人最不應該放棄的是什麼?大部分的人回答,是財產、朋友、旅行、親情、健康、讀書等,幾乎沒有人會猜到我想
大腦老化不是「老年」才發生:5大類型「高齡腦檢測」
三峽嚴重車禍,讓社會關注高齡問題。人類的資訊處理能力,從18歲開始遞減、30歲後大腦整體緩慢退化、專注力更是自40歲起一路下滑,加上現代人生活作息紊亂、身心壓力大,不只影響生活品質與心智靈活度,更增加了失智與失能的風險。(本文節錄自《大腦不老化的人都這樣做》一書,作者:西剛志,三采文化出版,以下為摘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