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免費活動報名 優人神鼓劉若瑀的文化外交之旅
相關文章
30歲又怎樣?當蔡瑞雪談「單身快樂」,我看Z世代的婚姻觀
日前偶然看到一個登上熱搜的話題,是從「北一女校花」竄出名聲現為藝人的蔡瑞雪。她在29歲生日當天發文「單身快樂」,並坦承已放下一段不健康關係,間接證實她已與交往多年的富二代男友分手。其實在30歲,我也曾有交往對象並有婚姻想法,但最終單身,如今看了蔡的發言格外有感觸。許多Z世代年輕女孩,也常在30歲關卡
養大本金的終身理財提案:「這種基金」最適合投資新手和小資族
「我不是天生會理財,只是再也不想害怕月底。」讓對帳單成為安全感的來源,找到理財過程中無效又無感的誤區,快快養大本金的終身理財提案。為什麼科技基金最適合小資和新手?會賺錢的基金怎麼挑?怎樣配合個人理財規畫調整?定期定額怎麼分配最好?逢低加碼如何才能本金放大有感?以上投資無感的痛點,全都有解!(本文節錄
孩子離不開「短影音」背後的3個真相:網路原生代如何面對學習壓力?
有一次放學時,我站在一間中學門口,看到一幕幾乎像被複製貼上的場景:孩子們離開校園後,動作一致,拿出手機,打開社群軟體,滑入短影音世界。就像一個不約而同的放鬆儀式,他們幾乎不需思考,手指就自動滑開一個屬於他們的虛擬宇宙。對孩子來說,滑短影音不再只是選擇題,而是一種預設的文化框架。(本文節錄自《焦慮的是
「433理財原則」為何不適合你?必要支出過多時,「這筆錢」是關鍵
我們都知道存錢很重要,但卻被迫面臨「收入有限、支出無限」的窘境,尤其是租屋的小資族與跟肩負家庭責任的三明治族群,也就是上有老、下有小,必需同時照顧父母與子女,財務壓力更是不容忽視。房租、生活費、家庭開銷等種種支出,讓許多人覺得存錢遙不可及。(本文節錄自《翻轉月光焦慮的理財必修課》一書,作者:詹璇依,
「這數字」為何決定台灣民眾幸福感?胡偉良:經濟成長與民生嚴重脫鉤
中央銀行公布的2024年經濟數據,描繪了一幅清晰的台灣經濟圖像:成長動力高度集中在以台積電為首的科技製造業。其中,營建工程業對GDP成長的貢獻僅0.07個百分點,不動產業0.06個百分點,兩者合計僅占總成長率的0.13%,遠低於製造業的2.68%。這組冰冷的數字背後,隱藏著一個巨大的矛盾:一個對宏觀
世上最美的花是「有錢花」:比發大財更重要的是「這件事」
「金錢的初級功能是購買,高級功能是掌控,頂級功能是選擇權。」在賺錢不易、花錢容易的時代,唯有認識錢、會管錢,才能擁有人生選擇權,為自己作主。趁早升級財富思維,讓你人間清醒、做的每個財務決定都成為複利,在人生的各階段都不怕風浪、有底氣地面對危機或改變,進而消除焦慮的心魔。(本文節錄自《有錢花》一書,作
能量飲真的能解疲勞?醫師警告:注意咖啡因過高愈喝愈累
英國政府擬禁對未滿16歲者銷售高咖啡因能量飲料。醫師提醒,部分能量飲的咖啡因含量對青少年過高,喝多會引發心悸、干擾睡眠、提高焦慮,陷入越喝越累,還可能影響鈣質吸收。為降低孩童肥胖率,英國政府擬限制主打兒少消費族群的垃圾食品廣告、禁止對未滿16歲者銷售(高咖啡因)能量飲料,並賦予地方政府更多權力,禁止
你不是寂寞,只是忘了「如何孤獨」:手機打破距離,卻奪走人們「這能力」
網路、手機讓人與人互動零距離,卻也奪走了我們享受獨處的能力。訊息通知源源不絕,寂寞卻從未離開。如果行程表一片空白,就彷彿自己毫無價值。現代人被娛樂刺激與資訊淹沒,甚至沒有空停下來思考:「我為什麼寂寞?為什麼焦慮?」其實,我們的寂寞與焦慮全都源自這一點:我們忘了如何「孤獨」。《手機時代的孤獨哲學》/僅
偏頭痛不要忍!恐引憂鬱焦慮「不是一般頭痛」,專家:症狀嚴重應及早治療
陳姓女子從進入職場以來,每幾天就會頭痛到冷汗直流、噁心想吐,20年來痛苦不堪,還因此罹患重度憂鬱。醫師提醒,偏頭痛若未及早治療,恐造成焦慮、憂鬱等身心共病。這名46歲陳姓女子,自大學畢業進入職場後就開始頻繁頭痛,每隔兩三天便發作一次,常痛到冷汗直流、全身發顫、噁心想吐。確診偏頭痛後,傳統止痛藥效果有
《無能之鷹》不只是搞笑劇,更是職場生存法則
編按:從日劇《無能之鷹》到真實的多元文化職場,就會發現,懂得因地制宜,在不同文化場景中,表現最適當的自信,是打破語言焦慮與文化障礙的關鍵。你是否也曾在會議中因沉默被忽視?別怕,職場自信是可以練出來的。剛到英國牛津參加完一個「正念」(Mindfulness)教師的專業密集訓練,來自英美法德和亞洲不同國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