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遠見會員
免費瀏覽更多專題好文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作者關鍵字:
文化/文化運動?文化活動?
在充滿政治爭議的台灣,「文化運動」這個詞語似乎久已無人提起。然而不久前,原有的「文復會」決定改組為「文化總會」;李登輝總統自任會長,改以民間社團身分登記,組織也完全改變,似乎有重新推動一個文化運動的趨勢。這就涉及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先就「文化運動」本身說。所謂「文化運動」原與一般所謂的文化活動不同。
政治/憲改之前先改什麼?
台灣近來政治話題的中心,自然是憲政改革。而所謂憲政改革的內容,大致不外是國會與總統的選舉、中央地方權力的重畫等等體制或制度本身的問題。這些問題的重要性,無人會否認或懷疑。然而,除此以外,就台灣政治改革的前途說,尚有一些被人忽視或視為次要的問題,事實上卻所關重大,而且甚至可說對台灣政治改革的成敗有決定
林賢順為什麼去大陸?
林賢順以台灣空軍中校的身分,突然駕機逃往中國大陸,這自然又成了本月份(編按:指二月份)的大新聞。許多記者不免要大忙一番,競作報導。我現在雖以這個事件為題來寫這篇短文,卻並非取新聞評論的立場。事實上,我也並未用心去查探這個事件的詳細情況,甚至不會很認其地去追蹤,去看它的發展。我下面所談的只是我近來想到
中共改革又陷低潮?
如果說,胡耀邦當日下台,是鄧小平的改革運動第一次轉入低潮,則目前趙紫陽放棄經濟改革的指導權力,可說是第二次低潮。不過,這次中共當權派無論是主張急進或緩進,似乎都明白目前不宜造成政治上的大震盪,因此,趙紫陽之受挫,表現得不如胡耀邦下台那樣明顯;但事實上經濟改革的指導權已轉入李鵬及姚依林手中,低潮來臨,
旁觀大陸思潮
由於多年來思想管制太緊,因此,中國大陸近年一出現「開放」與「改革」的傾向,大陸思潮似乎便五花八門,乘勢而起。就「四個堅持」的立場看,這樣的現象自然又是不可喜的,但思潮不比街頭行動容易制止;其蔓延變化,有時局中人也未必能夠預見,更不用說控制。至於與民間和知識青年有相當距離的當權人士,除非真正使用「反右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