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免費活動報名 |讀本郝書| 從突圍思考到專準人生 郝旭烈郝哥@基隆塔
作者關鍵字:
上頂全球首創腦年齡追蹤技術,為評估失智風險添助力
全球約有5500萬名失智者,但卻有高達75%的人,尚未被診斷確認,未來將有「診斷需求海嘯」。台灣的上頂醫學影像AcroViz,首創結合擴散式磁振造影技術(dMRI)和AI人工智慧,評估腦年齡和失智風險,不但已取得美國FDA許可製造,今年6月也剛通過台灣TFDA上市許可。依衛生福利部2010年委託台灣
比PCR快,全球唯一電學生物晶片在台灣
一場顛覆傳統檢測原理的革命,正在台灣的南港發生。經過COVID-19疫情侵襲,「PCR檢測」大家已耳熟能詳,儘管準確度高,卻要花上1到4小時的時間,擠壓了寶貴的醫療時機與能量。 然而未來,檢測時間可能只需幾分鐘!結合半導體和生醫領域的「電學檢測」生物晶片,台灣的矽基分子電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油這水有鑽石般價值,養了石斑,種的海木耳還能減碳
為了達到2050淨零排放目標,天然氣的使用量勢必增加,而天然氣本身如何再更進一步走進循環利用的模式?中油「鑽石水」給出了一個答案。推估未來用此水規模化生產海藻後,更額外有每年上萬噸的減碳能力。 台灣的天然氣99%來自進口,以船運的方式輸入,在產地國會先將天然氣冷卻壓縮至 -162度C的液化
「我該凍卵嗎?」是掌控生育權,還是被焦慮行銷洗腦?
最後凍卵可緩解女性對最佳生育年齡的焦慮,但其實30歲到35歲是最適合思考需不需要凍卵的年齡,不必因此影響自己在就業、創業、擇偶上的選擇。台灣凍卵人口年年攀高,經TFC台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推估,每年成長達兩成左右,光是該中心去年(2021)半年內尋求「生涯規劃性」的女性凍卵比例,就成長高達50%,平
生醫論壇/三大趨勢轉動台灣生醫產業,「核酸製藥」將是關鍵
新冠肺炎疫情從2020年爆發以來,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全球經濟已損失14兆美元,對人類社會造成巨大衝擊。同時,新冠疫苗的研發應用,又將如何推進台灣生醫產業?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今天主辦「借鏡國際新冠疫苗-台灣生醫創新願景高峰論壇」,邀集產官學研界專家,共同盤點台灣生醫產業發展優勢。台灣生醫高峰
用大數據種茶,42歲當家征服米其林餐廳,橫掃世界大獎
台灣第一棵大禹嶺高山茶樹,是他家種的。華剛茶業第五代接班人杜蒼林打造全新頂級高山茶品牌,除了獲獎連連,也成為米其林餐廳、五星級飯店的指定用茶,更曾是總統送給外賓的伴手禮。說起華剛茶業,要先回溯到位於台中豐原的「泉芳茶莊」,由家族經營至今已超過百年,更是台灣三大盤商代表之一,茶界稱之為「北華泰、南坤海
神防疫!小港醫院守護南國門,AI判讀確診僅1秒
AI醫療在醫學中心落地應用不稀奇,但醫療量能僅大型醫院1/5的高雄市小港區一家市立醫院,近年連續拿到國家新創獎及智慧城市獎,疫情期間更肩負起守護南台灣國門重責。朝智慧醫院轉型的路上,小港醫院鴨子划水默默的展現新的樣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小港醫院因位置關係成為守護南台灣國門的第一線守門員,負責擔任小
3+4居隔層層卡關,衛生所人員累翻加罵翻,開不出居隔單
與病毒共處的部分防疫措施,由於倉促上路,相關配套尚未到位,宣導教育也不足,導致「累死三軍」。隨著確診人數不斷攀高,居家隔離人數同步爬升,最前線防疫衛生所人員因來不及開出居隔單,無法及時送出防疫關懷包、提供快篩試劑,不斷被民眾謾罵,衛生所人員除了防疫工作,還要處理民眾情緒,甚至有人哭著說想離職。期間,
兒童確診後3大觀察:活動力、哮吼、熱痙攣,居家照護遇這狀況速送醫
隨著兒童確診案例持續擴大,如何做兒童居家照護,也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遠見》記者訪問兒童居家照護實際個案,並專訪台北慈濟醫院副院長、兒科部主治醫師鄭敬楓,進一步說明兒童居家照護注意事項和三大就醫評估指標。文末並請藥師建議兒童居家照護的常備藥物,其中,藥水、糖漿類型會更適合小朋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獨家〉專訪首批居家照護確診者,3案例解剖當前亂象怎麼辦?
《遠見》記者專訪全台第一批採行居家照護的新北民眾,發現居家照護流程還有急待改善的面向。隨著國內確診人數持續增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宣布,一週內全國啟動居家照護。《遠見》記者專訪全台第一批採行居家照護的新北民眾,了解居家照護流程、還待改善的面向;並以新北市新店區台北慈濟醫院為例,帶讀者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