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這段文字,大家一定會以為是國親兩黨領導人,或泛藍立委,或民間意見領袖,批評民進黨政府的話。殊不知,這是副總統呂秀蓮因為邱小妹妹轉院事件,指責台北市長馬英九的談話。馬英九的市政有沒有做好,喜不喜歡作秀,待在辦公室時間多不多,都可以討論,社會大眾也必有公評,但這話怎麼也不應該由呂秀蓮來說。
扁呂政府第一任四年,加上第二任的一年,五年了,拿出什麼樣的成績了呢?在外人的眼裡,他們除了政治作秀之外,只是讓國家內耗空轉了五年。
舉一個例子,而且是最近一個例子:扁政府要國營事業、駐外單位和相關機關團體「正名」,據報導,僅中油一個公司改名,就要花費至少新台幣10億元。請問:改名的目的何在?若謂與大陸相關機構名字相同或相近,怕引起困擾,為什麼兩岸並存幾十年過去了,都沒困擾,現在卻困擾起來了呢?若謂正名有助於獨立建國,那就請把我國駐美機構名字改一改,看美國同不同意?如果連這一關都通不過,還能指望美國支持、或承認台灣獨立建國?如果連美國都不肯幫忙,那還能倚仗誰?
呂秀蓮說:「台灣大多政治人物……,忽略了民生疾苦。」這話太對了。今天台灣的民生疾苦是什麼?一是經濟萎縮,收入減少,失業增加;另一是兩岸關係惡化,大家生活在恐怖的戰爭陰影中。如果要問怎麼辦,關鍵在改善兩岸關係,關鍵中的關鍵,則在趕快三通。
擔任過經建會主委的立法院副院長江丙坤,曾在一項座談會中指出,現在台商到大陸投資,主要是因為在台灣的工廠很少,又沒有工人,若貨物再經香港、琉球運出,會增加成本,生意很容易被別人搶去。
若兩岸直航,從台中港將貨物運去大陸,只要四個小時。所以,兩岸能直航,台商就不必去大陸投資。
其實,政府主管機關也不是不知直航之利,只是他們的「上上級」另有政治算盤而已。這在2002年6月,經建會向立法院相關委員會提出《三通對我國產業衝擊》的報告,就指出:「台灣具有運籌優勢,隨著兩岸三通降低金錢及時間成本,預期將促使外人增加對台投資,無形中為台灣帶來國防上的安全保障。」
春節包機以後,國人對直航均寄以厚望。除了貨運成本之外,每年幾百萬人次的空中往返,是多少時間的浪費!容許我們報告總統和副總統,這就是「民生疾苦」,請勿再以「表演」的方式扼殺人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