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康那香 靠衛生棉撐起一片天

王一芝
user

王一芝

2005-01-27

瀏覽數 32,550+

康那香 靠衛生棉撐起一片天
 

本文出自 2005 / 1月號雜誌 第223期遠見雜誌

提起康那香公司,也許很少人聽過,但是它旗下的「康乃馨」「圓滿意」兩大衛生棉品牌,想必多數三十歲以上的女性都耳熟能詳。

事實上,康那香不只經營自有品牌在去年第三季贏得市占率第二名,也幫很多在台的跨國家用品大廠代工。

目前坊間量販超市或個人藥妝店貨架上販售的衛生棉,超過一半都是由康那香出品。如果將康那香一年生產的衛生棉連接起來,可以繞地球三圈。

很難想像,在康那香前年新台幣32億元的營收中,光是一片售價約3至4元的衛生棉,就可以賣出18億元。

不只在衛材領域突破革新,近五年康那香更在工業及農業用的不織布研發多有斬獲,也因此成為唯一被美國專業不織布雜誌評選為前四十名的台灣廠商。

「康那香是亞洲除了日本之外,最成功的不織布廠家,」全聯福利中心總經理蔡慶祥在去年6月康那香歡慶三十五周年典禮上,當場下了這樣的註腳。然而,這家儼然是台灣不織布產業新座標的企業總廠,卻隱身在台南佳里鄉間,被包圍在綠油油的農田中。

隔著透明壓克力窗向廠房內看,年過七旬、有「台灣最貼心男人」封號的康那香董事長戴榮吉,訪談間一個箭步上前抽起生產線等待包裝的衛生棉,駕輕就熟地撕下背膠,用他黝黑厚實的大手,感受女性使用的觸感滿意度,然後找來研究開發部同仁比劃討論,絲毫未見羞赧。

「不注重研發,就沒有競爭力,」一路見證衛生棉從早期的「開口笑」「長條型」發展到現在「蝶翼型」的戴榮吉,一語道出康那香的核心優勢。

從1981年的營收1億元,到2004年預估35億元營業額,康那香真實上演這齣「麻雀變鳳凰」劇碼,過程並非一路順遂。

頂著開發國人第一片自製衛生棉的廠商起家,康那香初期的市占率曾一度達到七成,無奈1970年代,還不知行銷為何物的康那香,不敵國外品牌的凌厲攻勢,賠了三個資本額,也幾乎面臨關門大吉的命運。

重金挖角國際人才

也是當時,創辦康那香的兄長找來四十八歲、從事土木工程的戴榮吉接手。

儘管這個做慣粗活的大男人對衛生棉一竅不通,不過農家出身的戴榮吉,看準女性生理期的市場需求,就像果樹一般,不需要每年重新栽植,也能夠枝繁葉茂,便決定重新出發。

「南部許多企業壽命不長,最主要是沒有人才,資訊不足則是另一個致命傷,」認知到洋對手的威脅,戴榮吉一上任就用比自己高兩倍的薪水,從箭牌、必治妥和金百利挖角,以盾制矛。

「董事長認為全公司就屬他最笨,因此專業經理人備受尊重,開會時可以聽到各方不同的聲音,」二十二年資歷、2004年7月接下總經理一職的何國禎說。

除此之外,戴榮吉也把僻處台南佳里鎮的總公司遷到台北,利於和世界接軌。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但這只不過讓康那香站穩腳步,真正能起死回生的關鍵,要歸功於副品牌「圓滿意」的誕生。

與大自然拚搏二十載的戴榮吉,個性不輕易認輸。從小不愛讀書,連讀三個大學都沒念畢業的他,找來相關書籍研讀、不恥請益婦產科醫生,花了十個月,發明出能切割弧線的圓刀機台,生產出流線造型的「圓滿意」衛生棉,將市占率迅速拉回18%,三年後轉虧為盈。

戴榮吉也體認,當產品不如人時,就容易被淘汰,因此每年至少投入200萬美元在新材料的研發,更不惜重金禮聘前工研院化工所長,掌管位於台南將軍鄉的研發總部。

多年來致力研發的成果,不但為康那香另闢利基,也成為無可取代的核心專長。

從1981年到現在,康那香申請到超過四十個專利,並大部分完成商品化,比如五年前亞洲只有康那香能生產的紙纖不織布,毛利高達50%,至今仍是獲利利器。

也因此,儘管婦幼用品市場競爭者眾,康那香掌握關鍵技術,是唯一生產中間材料不織布的廠商,成本可大幅降低。

掌握技術降低成本

一位跨國家用品大廠的華人總經理就是相中這一點,在十三年前康那香率同業之先,推出國人第一片蝶型衛生棉後,不避諱競爭角色,指明交由康那香代工。「目前自有品牌和代工的營收貢獻度各占五成,」康那香企劃處長戴秀菁指出。

不只是中上游的原料,就連生產線的機器,康那香也從早期向國外採購,演進為自行設計組裝,活生生就是台灣科技大廠鴻海的翻版。

「康那香80%的機器都是自行組裝的,」訪談間不時國台語夾雜的戴榮吉舉例,一部紙纖不織布機台要價1500萬美元,若是由康那香自行組裝,只需花費300萬美元,省了1200萬美元。

前年SARS蔓延時,N95口罩大量短缺,國內唯一擁有原料材的康那香,只利用三個星期,馬上將現有生產衛生護墊的機台改換,生產迫切急需的口罩,出貨量是傳統機台的四倍。「完整的垂直整合,有利於應變速度的增加,」康那香稽核處長暨公司發言人李錦松強調。

不同於研發經費的闊綽,康那香的行銷費用多集中於通路,且廣告能見度不高,難以在消費力驚人的都會區開發新客源。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同業表示,康那香在中南部的銷售量平均比北部高三成,且消費族群以中年婦女為多,年輕化將是未來最大的挑戰。

由於轉投資的上海廠2003年開始獲利,近五年來台灣市場的稅前淨利也有56%的成長,未來戴榮吉將會藉著兩岸高利潤材質的同步擴產,帶動企業的成長。

至於被康那香視為命脈的下一步研發動作,將跨足環保科技以及生物科技不織布素材,轉型為高科技業。

「不織布的應用範圍很廣,這是個新戰場,」戴榮吉樂觀地擘劃前景。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