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在《平均地權條例》修法9日三讀前,7日週六,建築業大老、中華民國不動產同業公會全聯會名譽理事長王光祥與台北市不動產同業公會常務理事、三圓建設總經理王雅麟,父子倆親上火線,大聲疾呼這樣的修法,在炒房客沒揪出來前,恐已對產業造成傷害。到底問題在哪?為何都更業者苦心整合的「 正義國宅 」推案會因此踢鐵板?
「明明看到火車要撞上去了,我們難道還要一聲不吭,眼睜睜看著火車撞上去嗎?」
趕在《平均地權條例》修法1月9日立院三讀前,1月7日傍晚,建築業大老、中華民國不動產同業公會全聯會名譽理事長王光祥與台北市不動產同業公會常務理事、三圓建設總經理王雅麟,父子倆協同建築公會全聯會秘書長于俊明親上火線,大聲疾呼。
有打炒房大魔王之稱,《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最快將於下週一(1月9日)立院三讀;外界預料,選舉壓力下,朝野立場一致,若無意外,這個會期結束前,可望通過修法,並於上半年上路執行。
其中備受各界熱議的「私法人購屋許可制」,因規定私法人購買住宅需檢具使用計畫,送內政部審核許可,取得許可完成移轉登記後,需屆滿5年才能再轉手。
于俊明怒駁,「這影響的不僅僅是豪宅買賣,是連都更、危老都會受到嚴重衝擊。」
名譽理事長王光祥哀嘆,請內政部教他怎麼辦
王光祥則哀嘆,私法人購屋許可制,讓他做了都更20年的都更案不知怎麼辦!
「正義大樓都更,我們投入20多年,期間遇到任何艱險,我們都克服了,但是這次,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請推動都更改建的內政部教教我!」
位於台北市東區商圈,屋齡逾約35年的「 正義國宅 」,1999年921大地震後被判定為海砂屋危樓,開啟都更之路。因基地面積高達約7000 坪,且位於三線交會的台北市中心燙金商圈,引起各路人馬競逐,都更路一走就超過 30 年。其中,三圓建設經手逾20年,才成功整合住戶,取得執照興建。
王光祥感嘆,好不容易,2022年總算完工, 20多年一路走來,即使艱難險阻不斷。未料,正義國宅都更後的「台北之星」,總銷450億元,原預計於2023年第一季推案,卻遇到平均地權條例「私法人購屋許可」修法,竟讓他首次有「不知該怎麼辦」的無力感。
他解釋,受限都更法令,「都更計畫書中,我不能當實施者,」但他20多年前接手正義國宅時,「舊法令也沒有『出資者』」,如今又遇上私法人購屋限制,讓三圓建設無所適從。
業者憂,私法人購屋許可制上路會出問題
「蓋房子的錢是我出的,施工是我完成的,受到法令限制,只能用買賣方式跟原來的實施者拿回我該分到的。」
「私法人購屋許可制只要一上路,我當初跟實施者協議應該分給我的房子,要先提使用計畫,說明我有合理使用需求,呈報內政部找專家學者一起討論,如果作成許可的決定,我才能到地政事務所辦理過戶;就算幸運獲得許可,我拿到房子後還要等待5年,才能再移轉給購屋者。」
王光祥激動說,都更案程序冗長、整合困難,「我的案子只是冰山一角,全國各地的各種狀況不知凡幾。請問:這樣的許可制是在打炒房,還是陷兢兢業業的從業者於困境?」
他愈說愈生氣,「這個立法很粗糙、有問題,已經不只是不知民間、產業疾苦了!」
「全世界沒有一個政府這麼做,」王雅麟說得直白,「台灣難道是極權國家嗎?」王光祥解釋,這次平均地權修法,政府政策形成過程缺乏與業界對談,在立法院審議時也沒有舉行任何一場公聽會。
「在炒房客還沒有被揪出來前,產業及從業人員已先受到重傷,而且是被我們信賴的政府傷害。」
于俊明分析,內政部說,私法人購屋每年僅一萬五千件,如果每一件都要經過內政部審核,一年兩百多個上班日,平均一天要審七十幾件,「請問,內政部有足夠的人力嗎?」
萬一遇到同時送件,「如果你跟內政部關係比較好,卻不是真正想要都更的人,你的審核先通過了,掐住真正想要都更者的脖子,是不是變成另一個釘子戶?」于俊明忍不住重砲質疑。
于俊明無奈說,政府打著居住正義大旗,卻拿房市與建商為選舉祭旗,如今業者不管說什麼都是「狗吠火車」,即使深感無力,但「明明看到火車要撞上去了,我們難道一聲不吭,眼睜睜看著火車撞上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