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幾年前你們希望消費者採用i-mode服務,不過他們得買較貴的手機;現在你們介紹的新科技——晶片手機,價格又更高。聽起來有點像是賭博,會不會擔心消費者的接受度?
A:或許有風險,不過科技本來就要不斷創新。按照日本的行動電話歷史來看,每五年就會有一次大變革。我們公司在1992年成立,頭兩年期間,行動電話服務既昂貴又有許多限制;我們那時就決定把手機賣給消費者而不用租的,讓整個市場產生重大改變,手機的需求一下子暴增……;我們的手機用戶也從一百多萬增加到兩千五百萬。
1999年時,我們發現我們的新用戶都是低通話量的一群,應該找出一些能帶來成長的新模式;所以我們讓部分用戶使用數據服務,就是後來的i-mode。現在我們四千五百萬的語音用戶中,超過九成同時也是i-mode的使用者,現在這個市場也相當成熟了。
Q:你們如何創造新的需求?
A:我們計畫在未來五年要將手機與生活結合,第一步就是非接觸式的IC晶片,應用在郵局、大樓、公司門禁卡、會員卡或是信用卡;我們希望在2009年讓幾百萬人都用手機而不用錢包。
Q:會不會有雞生蛋或蛋生雞的問題呢?消費者一定希望等到付費機制成熟後再用手機消費;可是商店可能希望手機先普及,再來建立機制?
A:信用卡的機制每三至五年就要更新一次,每次的新機制都更符合需求,我們的手機就和信用卡機制類似。當年我們推出i-mode服務時,就夢想把網路放到手機上,大家可以查看銀行戶頭或是玩遊戲,現在這些都實現了。我對未來五年的發展深具信心,這種手機一定會普及。
Q:就像放一支遙控器到人們的生活中?
A:完全正確!我們其中一項計畫是應用在電視上。如果你家有一台數位錄影機,當你在辦公室時,就可以用手機遙控數位錄影機,把你想看的節目錄下來;晚上回到家時,精采的節目已經等著你了。你也可以發送任何指令到你的冰箱或是其他家電用品,這在技術上都可以達成。所有的科技都準備好了,消費者只要用手機就可以控制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