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惡化、市場不景氣等,對求職者來說都是令人沮喪的,然而,許多產業仍在蓬勃發展當中。你計畫在2023年尋找新工作嗎?不妨參考以下五個熱門行業,打造嶄新氣象。
1.電子商務
這幾年下來,許多實體店面和消費者為了方便而轉移到網路上購物,COVID-19疫情更加速了這項趨勢。
根據6家台灣代表性電商的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合計營業規模約新台幣1,786億,相較疫情前2019年增幅為43.8%。其中營業規模最大的本土電商企業富邦媒體(momo購物網),2021年營業額達新台幣884億,與2019年相較成長約70.6%。
根據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的預測,電子商務在全球的零售額佔比,在2026年將會達到27%,目前占比則是22%。
亞馬遜日前剖析台灣電商出口潛力與中小微型企業的成長趨勢,發現自2021年開始,台灣整體B2C電商市場規模預計以每年9%的速度成長,到了2025年市場規模預估將達250億美元(約新台幣7687億元)。
雖然線上購物是一大趨勢,但目前只有在北美和亞洲較為普及,非洲、拉丁美洲和西歐仍是相對落後。因此,電子商務企業還有很大的潛在市場,他們需要員工來幫助公司擴大市場,掌握先機。
2.雲端運算
自從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各家公司都紛紛開始數位轉型,以前不願接受遠距工作和自動化的公司也被迫進行調整。現在,潘朵拉的盒子已經打開,短期內也不太可能關閉。
當人們想到數位轉型時,腦中會浮現一些具有未來感的元素,例如:AI人工智慧,而這幕後的技術也非常重要,就是「雲端運算」。
現在已經有愈來愈多的公司擁抱遠距和混合辦公,他們需要一項可以有效協作的技術,雲端運算就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因為它可以在不同電腦間即時同步訊息和數據。
雲端運算市場預計在2022年到2030年這段期間,將以每年15.7%的速度增長,這也反映了需求水平。
許多人認為需要專業的「技能知識」才能在雲端運算的領域闖出一片天,但這不全然正確。專案經理、網路安全專家、顧問和其他專業人員,其實也都需要跟工程師一起工作。
3.人工智慧
近期,很難有其他科技可以比AI人工智慧獲得更多的關注和炒作,幾乎各行各業都在採用或考慮這個科技,不論可以協助外科手術的機器人,還是幫助企業處理數據的自動化工具等,都是AI的領域。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DC(國際數據資訊)針對台灣ICT(資通訊)市場趨勢預測,到2023年,持續的人才與技術缺口將促使35%的IT組織投資AI技能,也預期到2026年,將有40%的AI模型涵蓋多模態的數據演算,成為未來企業打造營運韌性的必備條件。
人工智能還與其他如雲端運算和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相關聯,舉例來說:一家供應鏈公司可以使用感應器來監測工廠的物品,並且將數據添加到雲端程序中,接著AI就可以分析出產品的潛在問題。
這也難怪全球AI市場在2022年至2029年預計將成長20.1%,隨著更多產業的投入,公司需要各種領域的專業人員,比如金融、營銷或是客戶服務。
4.醫療保健服務
目前我們所觀察到的產業都以某種形式與科技相關聯,但「數位化」不是提升就業前景的唯一方法。
根據104人力銀行發布的《2022企業年終及2023景氣調薪大調查》顯示,醫療服務業在2023年預計調薪3.6%,與電子零組件業、批發零售業、倉儲或運輸輔助業並列調薪最多的第三名。
雖然這個行業大多需要具備專業技能,如醫生和護理師,但也有許多管理或其他相關商業服務的工作,例如:醫療和保健服務經理。他們的薪資中位數為10萬1340美元(約新台幣309萬元),而且就業前景預計將比同期增長28%,甚至高於該行業的平均水平。
5.觀光餐旅業
在COVID-19疫情期間,很難找到其他行業可以比觀光餐旅業更慘了!商家無法營業、裁員潮興起,然而,現在各國紛紛解封,觀光餐旅業將迎來好轉。
隨著國境解封,台灣準備迎接各國遊客的到來,交通部表示,今年預估來台旅客有70萬人次,明年以600萬人次為目標,恢復至疫情前一半,首波將鎖定日韓、新南向旅客,並期待2030年觀光產業成為開創兆元產值的明星產業。
儘管景氣在某些方面看起來令人擔憂,但仍有許多行業正在蓬勃發展,機會就在前方,抓住機會好好打造夢幻新氣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