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忘了公司是我們一起創立的,我絕對有經營能力,」直勾勾望著外遇的林董,飾演夫人的郎祖筠趨步向前,將同意書往辦公桌一擲,挑眉揚聲道,「所有董事都已同意由我擔任董事長,請你儘快離開『我的』辦公室。」
舞台劇「有錢沒命花」短短幾分鐘的橋段,這位柳眉倒豎、杏眼圓睜的演員緊抓住全場觀眾的目光,國家戲劇院充塞的緊張氣氛,不亞於電影「特洛伊」中兩軍交戰前的山雨欲來風滿樓。
劇中的郎祖筠是事業成功的女強人,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她的春禾劇團卻像一齣難演的戲,經營得十分辛苦。今年推出的兩劇總計虧損超過新台幣500萬元,郎祖筠坦言,「是有點失望,但我還沒放棄。」
成立劇團實現理想
電視劇、廣播、主持、舞台劇等無一不擅,郎祖筠在普羅大眾間擁有廣大的知名度,收放自如的演技與亦莊亦諧的台風,使她在1997年入圍金鐘獎最佳女配角。華視「江山萬里情」節目中,紮著兩條長辮,俏皮討喜的郎姑一角更是深植人心。
縱橫演藝圈十數年、參與上百齣戲劇演出,郎祖筠儼然是電視劇一姐。但在1999年,年屆三十四的她,卻隱隱發現原本潛伏的不滿足感,愈來愈強烈。「生活中的感觸,累積成一肚子的想法,我有好多想說的故事,卻沒有形成戲劇的管道,」她說,「如果觀眾能因這些故事,更願意去豐富自己的生命,那該有多好?」
一頭熱的郎祖筠開始四處奔走,與其他劇團洽談戲劇構想,換得的卻是一次次的失望,「大部分沒有特別好的回應,」郎祖筠不諱言。深感「與其被選擇,不如自己來選擇」,標準行動派的郎祖筠在2000年3月成立了春禾劇團。「春禾劇團的戲以喜劇為基調,創作不受藝術判斷的限制,呈現豐富的多樣性,」劇場導演單承矩點出春禾劇團的特色。
成立四年來,武俠歌舞劇「歡喜鴛鴦樓」連演十七場皆爆滿;改拍為電視喜劇的「愛情哇沙米」,入圍金鐘獎四大獎項,成績斐然。主導劇團戲劇原始發想的靈魂人物,就是郎祖筠。「我希望提供另一個角度來檢視情感,不論是歡喜鴛鴦樓的三角戀情,或是愛情哇沙米中的女性情誼。」
春禾劇團作品一貫的歡樂氛圍,則來自郎祖筠對生活的體會。「人生苦短,何不讓自己活得快樂?」兩歲多就開始跟著任職國民黨省文工隊的父母到處巡迴,郎祖筠看過的反共愛國宣傳劇不計其數,對表演的興趣也油然而生。她會跟著五十歲的文工隊隊長拉起手大跳扭扭舞,也會在親戚面前誇張地模仿起歐陽菲菲,「看到大家笑,我也很開心,」郎祖筠說。
創業維艱守成不易
標準的B型牡羊座,郎祖筠從小就顯露好強、不輕易屈服的個性。自覺理直時,即使媽媽舉起棍子,小小的郎祖筠還是閉緊嘴,不肯認錯。明知國內劇場經營不易,卻仍鬥志旺盛的擘畫出春禾一年兩戲的經營藍圖,為了提供豐富的娛樂性,往往不計成本。「劇場還有些可改善之處,我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得更好。」
「郎祖筠給舞台設計許多發揮空間,」舞台設計王世信表示,春禾的舞台劇可以搭起開放式旋轉樓台,也可以大玩影像投射。即使事先警告耗時費工,她仍義無反顧,「這樣的團長不多見,」多年從事劇場舞台與燈光設計的王世信說。
「她總是阿沙力的說,『錢的事我來想辦法,不用為我省。』」多次擔任春禾劇團音樂設計的黃韻玲回憶,郎祖筠為求歌舞劇音效呈現完美,常選擇昂貴的音響設備,「然而,這麼做對不有錢的劇團壓力很大。」
因為「對戲縱容」,春禾一齣歌舞劇的製作費,往往高達500萬到600萬元,比一般舞台劇足足高了一倍。票房好時還尚可支撐,若遇到天災人禍,一齣戲的虧損往往要以百萬計。而且,尋找奧援並不容易。「政客只知道雲門、八月雪,我們這些團真是經營得苦哈哈。競選時,一天到晚都把文化當牛肉,但最後政策在哪裡?誠意在哪裡?」直率的郎祖筠不禁義憤填膺。
2003年2月結合李宗盛流行歌曲的音樂劇「愛情有什麼道理」首演告捷,滿場的佳績讓春禾好不容易賺了300萬元。本預想旺盛人氣能保障下半年加演票房,沒想到SARS來襲,男主角又拒演,雖然臨時找到實力派歌手頂替,但票房仍不盡理想。「算一算,等於是把賺的全都賠出去,」春禾行銷經理施光耀無奈表示。「郎祖筠是用電視賺來的錢來養劇團,咬牙苦撐得十分辛苦,」單承矩說。
春禾走向多元經營
屋漏偏逢連夜雨,今年推出「媽在江湖」遇到總統大選與槍擊案的餘波,慘賠將近500萬元。一向像充飽電般活力充沛的郎祖筠,念及此也不免有些喪氣,甚至悲觀的預言「明年會更慘」。
「你想想,明年國外的孤星淚、歌劇魅影都會進來,我要怎麼跟它們拚?」直性子的她聲音立刻提高八度,忿忿不平的說。「大家都跟我說春禾的戲好看,但是擋不了『國外的月亮比較圓』的心態,票都被外國團吸光了。」
所以郎祖筠計畫帶春禾走向海外,希望挾國外巡演優勢再紅回台灣。此外,她也認為劇團必須走向更多角化的經營,降低票房風險。
除了設立春禾表演學堂招收學員,郎祖筠也打算開發線上收看春禾舞台劇的收費機制,甚至到大陸創辦表演學校,建立表演訓練認證機制。「表演課程或許能與企業結合;也許可以嘗試做藝術經紀;或讓我名氣更大一點,找贊助可能更容易些……,」快人快語的郎祖筠滔滔不絕,雙手快速上下比畫,像想把女兒訓練成明日之星的急切母親。
或許,上窮碧落尋找生財工具,是劇團存續的不二法門,然而就劇團的定位來看,持續推出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可能更為重要。
「春禾主打喜劇,然而喜劇其實最難做,」擔任綠光劇團團長的弟弟郎祖明就專業角度指出,「現在家家有電視,若劇場呈現的趣味性與電視的通俗笑鬧差不多,觀眾何必要花錢走入劇場?」
單承矩也認為,春禾尚未如屏風、表演工作坊的戲劇擁有劇團一致的調性,「春禾還需要時間累積,才會出現劇團風格,現在還沒有形成『春禾戲』的味道。」
不諱言春禾劇團在許多方面還有進步的空間,郎祖筠只給自己打六十五分,「我覺得自己沒有經營得非常好,也正在思考劇團下一步要怎麼走。」「過去都是險險的過關,前齣戲(媽在江湖)賠太多,年底的關馬上就來了。」失意的灰暗神采在她突然靜下來的臉上一閃而過。
進一步探詢,遇上的卻是好勝、不屈服的炯炯眼神,「當然會不安,但辦法還是一直在想,也一直在多方接觸,所以還不會死得很難看,」郎祖筠朗聲大笑,原本的沈重陰霾,頓時煙消雲散。
這個永不服輸的劇團團長,彷彿又充滿活力幹勁,已做好準備,隨時接受各方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