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與凱基銀行聯手打造的聯名卡正式亮相,結合六大誠品生活場域,瞄準新一代講究「品味生活」的消費趨勢。卡片不僅是支付工具,更象徵一種文化價值與生活態度。
「我不在家,就在誠品;我不在誠品,就在前往誠品的路上。」在凱基誠品聯名卡記者會上,誠品董事長吳旻潔以這句1989年誠品創立初期的標語開場,並笑稱當時誠品人覺得這句話「有點自戀」。
「但這個『在』,其實不是一個地點,而是一種生活狀態,一種存在方式。」她強調,誠品希望創造的不只是消費場域,更是可以共感與同行的生活文化。
逾五成信用卡刷在「品味生活」
透過長期合作夥伴 VISA 提供的行為數據,凱基銀行觀察到,台灣信用卡使用習慣已從傳統功能型支付轉向體驗型消費。過去偏重於帳單繳費、日常支出,如今已有超過五成的信用卡交易集中於「品味生活」領域,包含百貨購物、國內外旅遊、餐廳消費與文創娛樂等。
「在台灣,如果要找到一個象徵品味生活的消費場域,那就是誠品。」凱基銀行董事長楊文鈞表示。凱基攜手誠品推出聯名卡,涵蓋誠品生活、誠品行旅、書店、酒窖、線上商城與電影院等六大場域,提供卡友天天最高7%現金回饋,並維持對誠品400萬會員的既有回饋制度。
楊文鈞進一步指出,Apple Pay 等行動支付普及,讓信用卡得以「收藏」在手機中,突破實體卡片需放入皮夾、受限卡位數量的限制。「過去一個人最多攜帶三至五張卡,每張卡都被迫要有通用性;現在手機內卡片數不受限,哪一張卡出場,反而更能代表一個人的生活風格與價值認同。」
「不只是信用卡,也是價值載體」
因此,凱基與誠品在聯名卡的設計階段,就設定此卡不以「通用性」為訴求,而是專為誠品場域設計,成為書店、商場、誠品線上與生活體驗服務中的必備工具。楊文鈞強調:「這張卡不只是支付工具,也不是單純的信用卡,而是誠品提供給會員的價值載體。」
凱基銀行的發卡策略向來緊貼消費行為與新興需求。去年觀察到國人海外旅遊熱潮復甦,即推出結合「雙幣」與「哩程」功能的信用卡,主打「18元兌換1哩」。凱基銀今年進一步切入虛擬資產市場,推出全台首張「虛擬貨幣回饋」信用卡,讓用戶透過日常消費即可累積虛擬貨幣資產,降低進入門檻,也在幣圈引發關注。
吳旻潔表示,聯名卡卡面選用紅色與綠色「誠品時光」設計,象徵致敬已故創辦人吳清友,「他離世時,正簽署《誠品時光》這本書的版權,我們希望藉此紀念他對生活美學的堅持。」
誠品也公布亮眼數據:今年上半年商場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7.7%;6月新店據點人流年增率達25%,全年破千萬訪客目標可望提前達成。目前新店穩居誠品營收冠軍,南西店排名第2;台中480、台南旗艦店、松菸店則角逐第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