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是一匹優秀的狼,同時也要學習如何與群體共存共好,只想著爭鬥,或許有機會成為王者,卻可能被孤立放逐。(本文摘自《平凡就好,然後慢慢變好》一書,作者為阿飛,以下為摘文。)
近幾年不時會聽到稱讚「狼性」的優秀,像是積極、有衝勁,以及主動攻擊,接著就會順帶批評一下有些年輕人軟弱、不肯吃苦,只想著小確幸。最後就會笑說:就像羊一樣,只能等著被狼吃掉了。
羊是溫馴、合群的動物,容易被帶領與引導,相對於狼來說,「羊性」常被用來比喻溫吞、服從、無主見、沒有企圖心。但,我不認為羊性這麼不堪,也不應該用粗暴的二分法來看待每個人,並非狼性就是優秀,羊性就是爛泥。
事實上,不論是狼性或羊性,都是驅動這個社會前進不可或缺的多樣性之一。常聽有人說「獨狼」,不過,狼多半是群居的動物,並非想像中那麼喜歡單獨行動,
牠們理解與其獨自獵食,群體行動才是更省力、也更有效率的方法。職場上也是如此,或許有些事一個人也能做,可是大多數的事情是需要分工合作,有人協助才能做得快、做得好。
有企圖心、有衝勁、在乎自己的表現,願意衝撞既有體制與規則,當然是難得的積極態度,也能帶來嶄新的開創與進步。
可是這種態度最好放在對的地方,倘若將攻擊與計較放在身邊的人,把本該好好合作的夥伴當成彼此競爭的對手廝殺,或許你的能力與衝勁可以殺出重圍,卻也絕對是遍體鱗傷。縱使擊倒了旁人,也讓自己陷入單兵孤城的危機。
我曾經遇過一個同事,明明能力很好,行事卻總愛耍小手段,力求表現,邀功諉過,在單位裡到處樹敵,後來他確實因為表現升職加薪,不過討厭他的人太多,最後被人抓到虛報訂單的小辮子呈報上級,最終只能黯然離職。
狼性並非要自私或傷害他人,如果是用在為了組織目標而努力,或是帶領夥伴共同前進,這才是職場中最需要的力量。只有自己得益,往往好不了多久,假使群體一起變好,自己才能持續更好。
不論你擁有什麼樣的個性特質,習慣以什麼樣的行事方法,期望什麼樣的目標,只要進入社會、職場,都要盡量融入所在的環境,以符合現況的形式來展現自我特質,與他人合作共好,用不勉強自己的行事步調配合眾人的行動。
而合群的羊往往是這種做法的高手,並非軟弱無能,只是沒那麼積極、強勢地想要領導他人,也願意成就他人,默默做好份內的事情,確保任務能夠達成,這樣的態度是團隊成長不可或缺的穩定力量。
職場上,不是只有積極競爭,你可以是一匹優秀的狼,同時也要學習如何與群體共存共好,只想著爭鬥,或許有機會成為王者,卻可能被孤立放逐。人是無法獨好獨活的,與其嘲笑羊性,不如學習如何融入群體、不樹敵,既可以展現自我價值,也能成就團隊。
我想,用寬厚、溫暖的心意待人,讓彼此都能愉快安穩地生活,這才是強大的能力吧。寬待他人,也就是寬待自己;對人多一點寬容,生活也能多一點餘裕。
若大家都能扶持、關懷,這樣的群體自然有機會能一起變好,減少爭鬥與計較的心態,才不會一直陷在煩悶與氣憤的情緒之中。
孤獨未必不好,但有人陪伴與協助肯定更好。用攻擊、爭奪的態度只會讓生活充滿風雨,以體恤與包容的心,身邊時時都是晴空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