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工作的DNA?就是主管、同事對你的評價遠高於你真正的實力。想在公司裡被人看見,關鍵不是實力或拚死拚活的努力,而是會做事的DNA:不是拍馬屁、巴結主管,而是一種工作的sense。(本文摘自《工作的DNA》一書,作者為金範俊,以下為摘文。)
創立「Market Kurly」線上生鮮購物網站的負責人金瑟雅,在一次演講中表示,她的成功祕訣為:每天解決一個問題;另一位在廣告界被認可的領袖,在被問到「怎麼樣才能成為有創意的人」時,回答:「只要把今天你計畫要做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
從這些優秀的領袖說的話之中,我領悟到無論是建立關係、處理工作,或是其他任何東西,能夠創造我們未來的並不是一個多厲害的未來計畫,而是我們如何仔細解決今天、當下面臨的小事。
同理,上班族的回話素養也是從枝微末節開始培養。遲到的藉口、上班時間說要去外面抽根菸、說自己早上一上班就去跟同事喝咖啡了,或因為吃東西後很容易想睡,說自己在車上瞇了一下等,我們常常以為這些話隨便說也沒關係,不是很重要。
「沒關係啦!中午吃飯喝一點燒酒混啤酒還好啦!」、「中午吃完飯要不要玩一局撞球?晚一點回公司沒人會說什麼。」、「(上班時間)我牙痛……去看一下牙科喔!」、「(上班時間)我去一下銀行處理貸款問題。」
難道鬆懈成這樣是可以的嗎?「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這個詞現在已經被濫用,就算你想保持工作與生活平衡好了,難道上述發言沒有問題嗎?在「公司」享受生活是非常需要注意的。弄不好,我們講出來的話在職場上就不只是單純的幾句話,而是「事故」了。
首當其衝的是考績。一個當了高階主管很久的前輩建議我:「在關鍵時刻衡量你這個人的價值,並不是工作績效,反倒是出勤狀況決定一切。」聽到這句話,難道你還覺得上班時不時摸魚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以前某家媒體曾以上班族為對象,調查他們對新進員工的想法:「經常遲到和不打招呼」被票選為最令人討厭的新進員工行為;再來是上班時間太常用手機、經常犯錯、只對主管阿諛奉承、經常不在座位上等。
以上一些你覺得不重要的小事,公司卻看得很重要。一名曾在大企業當高階主管,現在則是創立中型企業的某位公司負責人也這麼說:
「有人問我在職場成功的祕訣是什麼,我認為那個訣竅在於『賦予小事意義』。對於微不足道的事情要拚盡全力,如果可以重視小事,那有了這種與眾不同的心態,公司會認為這個人值得信賴,而他會成為勝利組。」
公司知道,前一道製程的小失誤,會造成後面製程的嚴重負面影響。謹遵不遲到、打招呼這種基本態度是應當的,就連言行舉止也要懂得謹慎,當你具備這樣的能力時,公司當然會認為你是值得信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