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農村創生,從泥土發掘療育的力量

桃好女力獎-卓越綠農創辦人 余孟芬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2-12-01

瀏覽數 16,950+

圖/第一屆桃好女力獎-桃好創生女力獎得主,卓越綠農創辦人 余孟芬。
圖/第一屆桃好女力獎-桃好創生女力獎得主,卓越綠農創辦人 余孟芬。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揮別媒體公關生涯,余孟芬深信大自然是最好的醫生,投入桃園龍潭和中壢在地的傳統農村復興,創辦國際志工營「半農生活坊」與「小農手匠」品牌,整合農村與都市的創生資源,透過食農及生態農業教育,讓更多人找回身心靈平衡的生活方式。

曾經擔任過媒體記者與公關公司總監,服務執行國際名品和政府大型活動,日日穿著光鮮、出入五星飯店,事業順遂,好不風光,這是卓越綠農創辦人余孟芬過去的生活。就在創業公司與日本知名零售集團AEON Group洽簽合作、事業一飛沖天之際,她發現自己身心無法安頓,就連好好睡一覺都不可得。

身心失衡,在樸實的土地找回快樂

「公司雖然正邁向顛峰,我卻很不快樂。」余孟芬的都會快速生活陷入膠著,在此同時,她發現工作過程接觸到的農友雖然收入不高,卻是樂天知命、依天地萬物的生活規律作息。這些農友笑容開朗,沒有睡眠障礙,而且多半身心健康長壽,七十多歲仍能下田做事,「更重要的是,他們身上綻放著生命的光彩。」如此強烈的對比讓余孟芬幡然醒悟,毅然捨棄原本主流的商業模式,將公司轉型為公益社會企業,投入農村的創生與再造。

短短幾年內,余孟芬成功舉辦了國際志工營「半農生活坊」,讓原本習慣在五星渡假酒店做日光浴放鬆身心的歐美企業高管,樂在捲起褲管下田、採茶、建造竹屋、夯土磚,推砌石頭駁坎。這些商務人士跑來臺灣農村做志工服務,辛苦流汗之餘,竟然還轉頭感謝余孟芬,「謝謝讓我找回內心的平靜。」

余孟芬在創辦公司正值高峰之際,毅然決然捨棄原本主流的商業模式,將公司轉型為公益社會企業,投入農村的創生與再造。

余孟芬在創辦公司正值高峰之際,毅然決然捨棄原本主流的商業模式,將公司轉型為公益社會企業,投入農村的創生與再造。

「城市的金錢流動非常快速,人們卻身心失衡!」余孟芬剖析多年來的觀察,許多在商業模式下拚搏的好友,有一半以上都遭受憂鬱、躁鬱與睡眠障礙的折磨,「他們有優渥的收入與頭銜,但是卻身心失衡,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任誰也沒想到,偏僻農村的盎然綠意,質樸的減法生活,竟會帶給這些都市人難以言喻的心靈饗宴。在短短兩週的營隊中,重新拾回生活的美好,甚至感動了臺灣大學農業院闕和嘉教授,鼓勵學生來參加營隊,增加生活經驗。

2019年義大利半農生活營隊,自臺灣組團到義大利阿爾卑斯山體驗傳統畜牧生活,獲得當地鎮長熱情接待。

2019年義大利半農生活營隊,自臺灣組團到義大利阿爾卑斯山體驗傳統畜牧生活,獲得當地鎮長熱情接待。

從一級生產到六級體驗,活絡農村經濟

余孟芬的「半農生活坊」讓沉寂的農村鮮活起來,為農村找回生機,並遠赴義大利阿爾卑斯山區的彭特博納多小鎮舉辦營隊,讓學員接觸體驗義大利的原始畜牧放養方式,向大自然學習。因為余孟芬的生活坊為當地傳統農村開創新的渡假模式,甚至吸引義大利的小鎮鎮長前來致意。

「我希望可以喚回人與人之間更多的互動跟互助,找回幸福感,修正文明過度傷害自然的錯誤。」志工營隊穩定腳步後,余孟芬邀請小農以友善環境方式耕種,打造「小農手匠」品牌,為農村創造收益,並與桃園在地新移民女性關懷協會、台地創生、聯合國學生會組織等團體合作推動農村創生,與桃園市青農聯誼會合作,契作種植高收益的香草植物,推動國際食農宴,多元料理及飲食文化,並與學者合作復育農村地景,讓過往只種植單一經濟作物的農地,能夠復育成為多樣化物種的棲息地。

洗盡鉛華,余孟芬穿上天然棉質衣,忙碌穿梭在農田裡,她身邊圍聚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親近泥土的芳香,找回身心的療癒,也為桃園的農村帶來永續創生,綿延不絕的活力。

(桃園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廣告)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