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台灣以空制陸

蕭遠松
user

蕭遠松

2004-09-09

瀏覽數 20,750+

台灣以空制陸
 

本文出自 2004 / 9月號雜誌 第219期遠見雜誌

然而,在兩條高速公路的競速中,中山高仍然具有「空優」,畢竟資訊產品運輸主要還是倚賴空運。

全球第四大的資訊硬體生產國,加上全球第十三大的中正機場,和全球最大的國際航空貨運能力(華航加長榮),形成台灣牢不可破的全球運籌網。

與浦東機場相比,中正機場飛往亞太所有國際機場的平均時間最短,只要兩小時五十五分。中正機場有二十五個貨機停機坪,日夜都能作業:浦東機場只有八個停機坪,而且夜間不作業。

中正機場目前已成為全球重要的貨運機場,在國際航空站協會(ACI)的國際航空貨運站排名中,名列全球第十三。

中正國際航空站主任魏勝之表示,從機場出口的貨物,65%是高科技產品,不像早年是「一隻隻大鮪魚」。

而且,中正機場的通關遠比浦東有效率。在中正機場,免驗通關的貨物透過電子系統報關只要兩分鐘,其他需要檢驗的貨物,平均通關時間只要五十二分鐘,相反的,浦東機場的平均通關時間是十四小時。魏勝之強調,「這還是所謂2000年大通關改革後的表現。」

台灣資訊業除了造就貨物空運量排名第十三的中正機場外,同時也造就全球航空貨運排名第七的華航和排名第十的長榮。 

華航行銷副總經理周國興指出,四年前到任時,資訊產品就占貨量的63%,直到兩年前,華航運載的資訊產品都一直維持兩位數成長。

最近才參與台積電設備運送的長榮航空,更加強貨運面的努力,貨運營收去年首度超過客運,達到48%。總裁張榮發最近還公開表示,未來貨運與客運的營收比將達到六比四。

由於貨運快速成長,兩家航空公司去年雖然受到SARS影響,客運營收雙雙衰退,但整體營收仍然維持成長。華航和長榮的國際航空運力總計超過八十五萬噸,超過全球任何一家國際航空貨運公司。相較之下,大陸國際航空貨運運力不過三十八萬噸。

由於航班多、機場容量大、海關效率高,從中正機場出口到美國的貨運成本,比浦東機場便宜許多。一位在上海的台灣貨代業者表示,中正機場到美西的一公斤運費是新台幣80元,而浦東機場到美西則是一公斤28元人民幣,相當於新台幣118元。也因此,台灣保住不少代工機會。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去年,蘇州明基幫國外客戶設計代工一批銷往東南亞的手機,由於每支手機的空運費比台灣多1美元,國外客戶就指定那批手機由台灣生產。

不三通的代價

隨著大陸開放航權,台灣卻遲遲不開放三通,中山高正在失去它的優勢。

中正機場的進出貨成長趨緩,迫使機場主管機關必須全力爭取轉口貨,以維持貨運成長。華航副總周國興也表示,近兩年因產業外移,華航載運的高科技產品平均只有8%的成長,而且靠的是光電產品的增長。

中美簽署航權協議的消息傳來後,一位不願具名的航空公司發言人私下表示,大陸對外航班逐年增加,對大陸台商有正面的助益,但是會衝擊到台灣的航空貨運地位。業者卡在三通,沒有辦法因應,現在只能在港澳找一些轉口貨。

相反的,貨物從台北經澳門往返上海的「一機到底」業務,卻讓澳門航空獲得龐大利潤。4月15日,台北經澳門往返上海的航線啟用後,澳門航空當月的貨運量立即比去年同期增加40%,5月貨運量更是同比增加87%。根據經營兩岸航空貨運業務的業者估計,澳門航空因為一機到底業務,每月至少增加新台幣9600萬元的營收。

如果說,這是澳門航空因為兩岸不三通而「坐收」的利益,那麼整個台灣社會則是因為不三通而付出了代價。

去年,行政院發表的「直航評估報告」透露,因為沒有三通,台灣每年在航空貨運上要多花新台幣8.1億元。

儘管「三通」不是解決台灣問題的萬靈丹,而且談判主控權也不是操之在我方。但在這個「速度決生死」的時代,時間就是金錢,拖延只怕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