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企業經營權攻防的戰略與戰術

遠見行銷部
user

遠見行銷部

2022-11-16

瀏覽數 13,200+

圖片來源:pexels
圖片來源:pexels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早年我國企業經營權之爭,黑道圍事、火拚的情形時有所聞。例如:84 年,上市公司尚德實業因經營權之爭,即發生台北總公司大門遭來歷不明人士掃射四十多發子彈之事件。 不過,近年來,國內企業經營權之爭已逐漸由律師等專業人士接手,除了拚股權多寡,律師等專業人士間亦以《公司法》、《證券交易法》(簡稱《證交法》)、《企業併購法》等,進行「大鬥法」。

股權布局,經營權之爭的前哨戰

一旦發生經營權爭奪戰,無論公司派還是市場派,經營權爭奪的關鍵戰場,往往是在股東會的董事改選。因此,誰能夠取得股東會的召集權,就享有主場優勢,可掌握股東會的時間流程。

更進一步,如果股東會是經營權之爭的主戰場,那麼股東會之前的股權布局,便可視為前哨戰所在。

一般而言,市場派在發動攻勢前,往往必須進行事前部署,例如:增加對目標公司之持股等,並設法取得股東會的主控權。以109年友訊經營權之爭為例,當時友訊股價一直徘徊在10元上下,但友訊帳面資產仍具有相當規模,因此市場派在發動攻勢前,便先默默自市場上買進友訊股票,並綁定通路,再透過策反友訊獨立董事,由獨立董事召集股東會,突襲公司派,拿下公司經營權。

針對市場派這樣的做法,等到公司派察覺有異,打算大舉加碼捍衛經營權,為時已晚。

公司派因應市場派的股權布局,做法不一而足。若公司派本身持股數不高,透過徵求委託書等方式,設法掌握公司多數股權,不失為良策。

以108年的誠美材經營權之爭為例,由董事長與副董事長領軍的兩派人馬,在經過數月的經營權大戰後,決議召開股東臨時會全面改選董事。最後,以董事長為首的公司派便是靠著徵求委託書,成功取得董事會多數席次,讓經營權之爭落幕。

軟硬兼顧,經營權才能更穩定

基本上,股東對公司經營團隊的支持,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投資回報的經濟利益,或是經營理念、社會效應等非經濟效益。所以,當公司面臨經營權之爭,公司派想要維持經營權就必須靠實力,而股權雖是最直接的硬實力,但若公司派未能掌控公司多數股權,就要靠另一項硬實力——卓越績效,使大多數股東相信,公司經營團隊能充分發揮公司潛能。

原則上,績效愈好,公司派就愈不容易受到挑戰,經營權也就愈穩定;相反地,若公司潛能沒有充分發揮,挑戰者就愈容易提出創造更好績效的改革計畫,也愈容易說服其他股東支持挑戰者。

簡言之,經營權爭奪除了比硬實力,也要比軟實力,包括:溝通協調、人脈關係、社會形象等。而軟實力能影響硬實力,若運作得當,就能四兩撥千斤,以弱勝強。

此外,為使市場派所掌握的股權與委託書不能行使投票權,公司派亦可能採取各種手段,阻擋市場派藉由改選董事取得經營權。

例如:101 年的中石化經營權之爭。

當時,中國石油化學工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石化)市場派掌握的股權高達四成,公司派持股不到兩成。於是,在101年6月的股東臨時會,公司派便在股東報到處前,設計了一套前所未有的「迷宮陣」,藉以拖延股東的報到時間,讓早已拿著委託書進入會場的公司派趁機提出變更議程,將原本排在第八案的「改選董監事」提到第一案,並以58%的出席率快速投票通過,讓市場派措手不及。

 最後,中石化公司派在爭議之中拿下8席董事、3 席監察人,市場派僅拿到1席董事。

天下文化出版《問鼎:經營權攻防策略》

天下文化出版《問鼎:經營權攻防策略》

本文摘錄自《問鼎:經營權攻防策略》一書!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