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每一位有效的企業高層主管,都篤行八個簡單的作法(eight simple practices)。
1.高層主管問,「需要完成什麼?」(They asked,〝What needs to be done?〞)
2.高層主管問,「對企業有幫助的是哪些?」(They asked,〝What is right for the enterprise?〞)
3.高層主管提出「行動計畫」。(They developed action plans.)
4.他們對所採取的決策負責。(They took responsibility for decisions.)
5.他們負責決策的溝通。(They took responsibility for communicating.)
6.他們著重「機會」,而非「問題」。(They were focused on opportunities rather than problems.)
7.他們召開有成果的會議。(They ran productive meetings.)
8.他們言行之中強調「我們」而非「我」。(They thought and said 〝we〞rather than 〝I〞.)
頭兩個作法提供高層主管所需的知識,其次的四個作法是化知識為行動,最後的兩個作法使全公司感覺到責任一體,且成敗分明。
「八個作法」之後,杜氏再附加一條規則:先聽後說。(Listen first, speak last.)
全文強調:「有效」(effectiveness)是一種紀律,可以學習到,也必須靠努力,才能獲得。
只要對管理這門學科稍有涉獵的讀者,如果不先知道這是杜拉克最新力作,很容易認為這篇文章不僅沒有石破天驚的創意,更是全篇老生常談,舊調重彈。
這或許真是這位跨世紀智者的平易近人之處。他不需要標新立異,更不需要危言聳聽。這位大師是在提醒企業管理階層:回歸到管理的基本面!八項作法中的每一項,都是那麼地熟悉,那麼地平凡;可是,又是那麼地根本,那麼地影響深遠,以及那麼容易地被視為當然而受到忽視!他諄諄告誡:任何企業高層主管,都可以立刻推動八個作法。
偏愛管理技巧上出奇制勝的經營階層,會很失望!原來做一個有效的高層主管,最重要的是回歸到那些看來十分枯燥乏味的八個基本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