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成就受限的謝文憲,16年前就勇於離開大公司,從職業講師做起,一路成為年收入突破千萬的知識型網紅。職涯經歷超過30年,他立下無數豐功偉業,卻也懂得見好就收,近年主動宣布退休,不再以演講作為主要收入。過去擅長助公司達標,讓自己成功,現在他的新目標是幫助別人成功。
人生要攀上高峰很難,但更難的是攀上高峰後的下一步,謝文憲的選擇是轉換目標,放下對成功的追求,他想要活得快樂。
在台灣尚未流行多重職業、零工經濟等概念的2006年,謝文憲是當時少數敢離開大公司,創業打拚的上班族;如今2022年,斜槓成為整個社會的熱門話題,而他早已是這個潮流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功者之一。
宣布退休,網紅講師不再以演講搏收入
人稱「憲哥」的謝文憲,今年54歲,他是《富比世》雜誌選出的亞洲前五十大最佳企業的授課與職場訓練大師;是出了十本書,也曾同時為三大媒體撰寫專欄的作家;是資歷近十年的廣播節目主持人;是影音課程動輒突破5000人訂閱,第一次做線上說書節目就超過10000名讀者訂閱的知識型網紅。
猶如建構起一個講師宇宙,他卻不戀棧成就。「階段性目標已完成,是該見好就收。」2019年5月22日,當授課講座累計第兩千場達標,他便鄭重宣布從職業生涯退休,往後不再將演講作為主要收入,「要奉獻人生做更有意義的事」。
不是說說而已。謝文憲舉辦徵選,讓青年學子免費參加簡報課程,希望公眾表達能力能向下扎根;也與另一位明星級講師王永福、台大教授葉丙成共同成立「台灣簡報溝通協會」,幫助上班族在職場上更具競爭力。熱愛棒球的他,還與台灣首位在全國性棒球比賽執法的女主審劉柏君合作,擔任台灣運動好事協會理事長,致力於兒少運動員培力、性別平權、運動外交等相關計畫。
提得起,放得下,在外人看來是一種灑脫,但對謝文憲而言,這是一種人生的避險法則,因為成功本身就是風險。
自23歲踏入職場開始,第一個15年,身為上班族的他,曾在任職信義房屋期間,獲得全國十大 「金仲獎」(台灣不動產經紀業最高榮譽);也在外商公司安捷倫科技拿到全球總裁獎,年薪高達240萬。
別人看他是名利雙收,他卻彷彿看見了某種天花板。不甘受限的謝文憲勇敢離職,以轉戰職業講師作為第2個15年的起點。
「能待在舒適圈也很好,但不適合我。」謝文憲認為,人生不是非得要挑戰自我,如果夢想著安穩度日,那麼找一份穩定工作好好地做,也是一種自我實現。但他既然渴望多元嘗試,就該勇敢創新以實現夢想。然而,圓夢不能只仰賴愚勇,謝文憲把握了幾個穩健行事的原則,使他的創業路走得格外踏實。
發展斜槓,要先把單槓練好
「我的職涯轉換大多是漸進的,就像攀岩,往上爬的時候一次只能動一個點,變數太多,風險就會增加。」就算業務經驗豐富;任職企業期間也已累積了兩三百場的講課經驗,謝文憲仍沒把握能成功,單打獨鬥的一開始,他只專注耕耘擅長的講課上,創業前五年,年平均授課時數就突破1000小時。
直到2011年後,他才藉由出書、公開演講、 寫專欄、錄廣播等多元途徑,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個人品牌。看似進展緩慢,名氣卻來得相當扎實,一旦開始多了新身分,謝文憲立刻收到「品牌綜效」,課程時數下滑,鐘點費卻逐年增高,還得到電視節目邀約,「發展斜槓,要先把單槓練好。」他強調。
成名之後,隨著資產成長,創業與投資既能圓夢,也是鞏固或擴大成就的尋常手段。謝文憲嘗試過與友人合伙創業,職場教育機構、影音線上學習等項目,至今皆能穩健營運;但餐廳、電視與電影則無以為繼,宣告終止,他不認為那是失敗。
「餐廳我投了60萬,後來只拿回兩萬五,投資報酬率超低,可以說什麼都沒了,但不是白走一 遭。」每一個投資項目,謝文憲不僅注資,也盡可能與股東們一起做到有板有眼。
他也懂得停損,電視節目沒能參與金鐘獎,第二季提案又沒拿到文化部補助,便解散製作公司; 電影開拍前因疫情進入三級警戒,眼看疫情無法短期結束,於是付清創意團隊的前期薪酬後,隨即宣告暫停拍片。「創業或投資畢竟不是搏感情,也不是只為交朋友,不能賺錢或拿到獎,美好的一仗還是必須畫下句點。」
不讓家庭陷險境,50歲前就備妥退休金
謝文憲始終維持清醒,除了為資金止損,與合伙人間的友誼也未因中止投資而破裂,更重要的是,不論投資什麼,他從不挪用家庭儲蓄。
「任何投資,我都不會all in;也絕對不會為了圓夢而傾家蕩產,那太對不起家人。」謝文憲對金錢的看法,深受父母際遇影響。謝母年僅45歲,就因中風而病倒,那年他剛大學畢業,就得與父親、弟弟妹妹一同承擔家計;6年後隨著全家經濟情況好轉,雇請看護,才減輕大家的勞務。
母親臥病長達14年,於59歲過世,謝文憲對家庭的經濟風險深有體認,因此總是將大部分的收入劃歸家庭儲蓄,且不輕易動用。50歲之前他就累積了充足的家用,「如無意外,足夠家人用個20年」。
2017年以來他陸續買房、換車,五年內就還清超過1200萬的貸款,如今無債一身輕。其實謝文憲夫妻皆無特別昂貴的嗜好,兩個兒子也就讀公立大學,畢業後都不打算念研究所,家庭開支不算高。友人不解他何苦火速還款,但早已籌謀退休生活的他認為「萬一自己不幸倒下,不想留債務給家人。」
退休與罹癌同年報到 生涯再次轉向
對謝文憲而言,比起金錢,健康才是他真正的隱憂。成為職業講師的初期,拚命工作讓他的上課時數急速成長,曾經一年授課174天,幾乎每天都在不同城市醒來,事業成就躍昇之際,身心狀態也瀕臨極限,累積出程度不等的職業傷害。
2019年他原本要動刀處理困擾多年的泌尿道毛病,卻在治療過程中被確診攝護腺癌,雖然及早發現,但這件意外仍影響深遠。同年5月他才宣布自授課職涯退休,而確診罹癌,就有如上天敲響了警鐘,呼應他再度將生涯轉向的大願。
「我不再看重時數,現在的邏輯是時薪,知道自己一小時值多少錢之後,就會更珍惜時間。」謝文憲坦言這場病轉變了人生觀,他不願再用健康來週轉金錢,珍貴的時間要用來發揮更高的效益。
第一個職涯,他受雇於人,領取薪水;第二個職涯,靠著創業打拚,讓自己成為成功人士;如今來到第三個職涯,謝文憲不再時時運籌帷幄,展望未來,他期許自己活在當下,每件事都是為了快樂,為了助人成功而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