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是兵兇戰危的一年。不僅全球地緣政治緊繃、台海情勢一觸即發,投資市場也殺聲隆隆。
就以全球股市領頭羊、美股道瓊指數來說,2022全年至10月中旬已下跌近兩成。 同一時期,台股摔得更慘、跌幅超過25%, 大盤指數一度摜破1萬3000點關卡;就連 「護國神山」台積電股價都從元月的歷史新高688元,一路崩跌逾四成、10月中旬更一度失守400元大關,估計市值蒸發超過7兆元。
但更糟的是,壞消息還沒完。第四季,IMF(國際貨幣基金)等國際機構紛紛下修全球景氣預測,美、英、德等主要國家的GDP成長率全面下調,中國甚至可能不保4%、恐創下30年來新低。
而引發總體經濟逆風有三大主因,包括延燒三年的疫情、俄烏戰爭挑起的連鎖反 應,另一個就是通膨導致的暴力升息。經濟專家多預估,2023年通膨雖會降溫,但一直要到明年下半年,通膨引發的經濟陰霾才可能逐漸退散。
適合自己才是投資黃金比例
此時,相信許多投資人很疑惑該如何因應,是趁機撿便宜、逢低布局?還是乾脆空手、等待柳暗花明?其實,沒有標準答案,財富的祕密藏在你獨有的黃金配方之中。
也就是,亂世中的投資更要做好資產配置,一個好的資產配置應該要讓你能安心因 應變局。所謂資產配置的黃金比例,必須依循投資人自身的風險承受度、生涯階段與理財目標等變因來做相應調配。
不過,投資黃金比例並不像經典美食中的神祕配方,可千百年不變,而得盱衡整體經濟,以及上述自身變因的發展來做階段性修正。
今年退休專刊特別追蹤通膨走勢與衝擊,邀請廣告女王莊淑芬、網紅講師謝文憲、購屋理財YouTuber冰蹦拉、登山部落客粉圓妹,以自身經驗談通膨理財因應。本刊也歸納出理財的「6要4不要」,同場加映5位專家的實戰建議。
此外,《遠見》與「中國信託銀行」連續第七年合作「臺灣家庭樂活享退指數調查」,今年分數與去年一樣57.2分,卻是連續上漲三年後,走勢首度停滯。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首度新增「財富健康分」,從知識態度、金流管理、資產配置與目標規劃等四大面向來評估,國人平均只50.9分,程度處於「尚可」。
亂世投資不必急,先養好財富健康的體質、確立自身需求,更容易找出致勝的黃金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