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途 有《遠見》相陪
總統大選雖劃上句點,但餘波擾攘未見停歇。此際渴望能沈澱小憩一下。喜孜孜地捧著《遠見》,泅進財經知識城堡,一掃政局煙硝味,拾回難得輕鬆的一面。
細嚼日前刊中介紹當代科技精英——溫世仁先生的生平傳奇事蹟。猶記得其生前有段箴言:即使擁有了許多財富,人生最快樂的事莫過於幫助需要的人。這則超然睿哲的至理名言,著實令人感佩,倘若每個人都學習此胸襟,咸信整個社會將洋溢一片祥和溫馨。企業領航家溫世仁先生所展現的助人情懷,實非筆墨能盡釋萬一。
度過數不盡囚城之日落黃昏,在晨昏定省歲月中,沈浸《遠見》書境,藉由豐富多元的資訊新知、企業名人的前瞻思惟等,不斷淬鍊自己昏瞶的懵懂行為,去蕪存菁的成長邁進,如此才能避免被社會的競爭鯨吞淹沒。挫敗的人在人生途不單要具有「遠見」的特質,進而築夢於未來,今天蹣跚的步伐要磨練成穩健的腳程,取決於信心加努力。
宜蘭 賴義萍
中共和平崛起的煙幕
後扁時代的來臨,兩岸關係是走向戰爭?還是維持現狀?中共是準備戰爭?還是真的和平崛起?
中共國台辦在五二○前夕,發表了措辭強硬的「五個絕不」以及「七項主張」,堅持一中、絕不容忍台獨;最後給台灣當權者兩條道路,一是懸崖勒馬,停止台獨,承認一中;二是若一意孤行,將會玩火自焚。
中共即將「和平崛起」嗎?和平與發展雖然是中共當前兩大時代主題,但主權與領土完整是絕不妥協與退讓的底限。今年元旦,《解放軍報》發表獻詞,指出今年共軍的任務,是推進中國特色的軍事變革,完成以軍事鬥爭準備為龍頭的各項任務。對中共而言,國家安全利益是國家最高利益,高於奧運會、世博會等國家體育利益與國家經濟建設利益之上,這一點,毋庸置疑。
三二○後,國內紛爭不斷,美中台關係暗潮洶湧;兩岸軍力更是彼長我消;一時心中不免產生寒意,選後分裂的台灣,將如何對抗力量一致的中共。
《孫子兵法》始計篇指出:「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為政者,切記「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慍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火攻篇)。
現在,是歷史的關鍵點。2006年是戰是和?決策者,慎之、慎之;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不可不察。
屏東 周泯垣
科技魅力無所不在
看了215期《遠見》,對於科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影響,有著深刻的印象。
如在業界所運用的「ERP」「EC」「VMI」等系統,主要功能是幫助企業在營運上能更有效率並降低成本,或建立良好的溝通平台,以提升競爭力;在消費者方面,科技帶來便利也滿足顧客心理層面的需求。
科技已經在我們生活裡處處可見,從手機到電腦,這些科技就像我們的好朋友,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這類的產品;而它們也真的替人類帶來許多生活便捷。最重要的是科技幫人類創造了更多的價值,無論是在時間或者效能上,發揮了許多功能,而這正是科技的魅力所在。
宜蘭 林立偉
拿什麼「拚經濟」?
「拚經濟」是政客在「吹哨」?還是頭家期盼已久的「糖衣」?夜間吹哨壯膽,曾是軍旅生涯的暗諷!政治家營造好的經濟環境,應該是本務,如今政客只拿「拚經濟」來搪塞頭家。
「拚經濟」算是主張吧!關鍵就在能否實行,沒有可行的過程,「主張」頂多是幻影。
不久前看過如下的對話,問,「如何成為好醫生?」甲曰,「要有矜恤病人的心。」乙曰,「要有治癒病人的好醫術。」同樣,拚經濟光是吹哨是不行的,要能營造好的環境,環境改善了,自然能逐步展現成果。
現階段台灣經濟的環境,除政治動盪,還有社會矛盾、衝突,要人們拚經濟,不僅難,還真如登天!
選總統,當然有競爭,但競爭不是敵化、醜化,一旦陷入敵化、醜化,就算選贏,經濟的環境被破壞了,贏得結果,卻埋下大輸的伏筆,贏了又怎樣?到頭來再彼此互怪、推責,不僅雙輸,頭家更慘,因為任何一方的贏或輸,只換得悲慘的日子再度降臨頭家,盼操弄政治的雙方都能有先見,也多些慈悲心,不要把經濟環境破壞殆盡,否則如何奢談「拚經濟」!
高雄市 王又民
從迷失的小白兔談起
4月底看到電視專訪中選會主委黃石城,談到對現今政治環境的不適應,黃主委自喻為迷失的小白兔。筆者以彰化選民的立場為老縣長、台灣政治、選民建言:
一、誤闖與迷失的不同:在政治叢林中誤闖的政務官,只是政治環境不適應,也許不到兩個月就可抽身走人,而對一個歷任四屆(兩人)總統、四屆(十二位)行政院長的政務官,居然在臨去時現秋波,被台灣兩顆子彈的總統選務壓力,擠出台灣政黨政治的真面目。因為政客太多,導致政黨利益高出國家利益,忘了人民才是我們要照顧的。
二、台灣的政治方向:台灣將邁入良性的政黨輪替,寄望現階段的在野黨能好好整合,把國家利益、人民福祉擺在第一位,創下良性政黨輪替典範。而立法院方面,要為人民看緊荷包,把錢用在有效的地方。另外也要有良性的無黨籍聯盟制衡台灣政治生態,為政黨政治注入新思惟、新方向,提升台灣成為真正的民主國家。
三、台灣選民的認知:經過不斷的改革,台灣總統直選已經完成第三次了。希望在下次選總統前,台灣的媒體能多宣導正確的選民認知,人民應學習英國、美國的民主素養,不被動員、不被誘票、堅定自己的原則,這樣才能促進政黨的良性競爭,國家社會、人民才有福祉。
彰化員林 曹永杉
(本欄歡迎讀者來函,投稿如錄用,將致贈精美禮物一份。因篇幅有限,本刊具有刪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