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數位來了!出版業動起來

廖慧淑
user

廖慧淑

2004-05-01

瀏覽數 18,000+

數位來了!出版業動起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4 / 5月號雜誌 第215期遠見雜誌

想像一下,當書架上一整排又重又厚的百科全書,全部內容可以輕易存放在個人電腦或是薄薄的一片光碟裡,而且隨時隨地可以憑隻字片語查詢資料,再加上價格又比實體書還便宜時,你還堅持一定得花大筆錢購買、使用傳統一頁頁翻閱的方式查詢百科全書嗎?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說:「知識經濟講(究)的是如何把知識化作金錢。」而最講究知識經濟的出版業,在面臨已呈飽和狀態的實體出版品市場,如何能把知識化作金錢?數位出版成了下一步的目標。

根據業界的預估,到2008年時,數位出版產值將占所有出版通路產值20%以上,並可節省超過10%的資源浪費與降低20%的出版成本,更將創造超過新台幣400億元的直接與間接產值。

指標性的10%

儘管願景在望,但實際投入的業者卻坦承,目前數位出版的產值占整體出版業1%都還不到,也沒聽說有業者獲利,顯示邁向數位出版的美麗願景仍是長路迢迢。

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也是PC home集團董事長的詹宏志表示,大家在努力促使第一個、也是最困難的10%的產生,希望藉由指標性的10%吸引更多業者的注意,共同加入數位出版的行列。

數位出版的範疇,依詹宏志分析,分為e-publishing(電子化出版)、digital distribution(數位化流通)及enabling services(資訊加值服務)。

目前已投入的業者正朝不同的數位出版概念前進,當中有人一路堅持、有人保守維持,也有人躍躍欲試。

「每個人相信有價值的地方不一樣,」遠流出版公司董事長王榮文的一句話傳達了數位出版業者的想法。

遠流出版社成立智慧藏科技學習公司,從光碟書跨入大英百科全書全文Online版、中英對照光碟版,智慧藏主編杜麗琴說,大英百科全書全文Online版,因個人用戶的推廣不易(現在僅八千人),改以授權版方式與機關團體洽談合作。此外,今年也預計將遠流自有版權的出版品數位化,並廣邀同業成立出版聯盟,進行電子書的推廣,希望將查詢(工具書)與閱讀(電子書)兩種領域的推廣合流,完成「知識再運用」。

相較於遠流的知識再運用,明日工作室強調數位出版的變革並不是要取代原來的傳統形式,而是在傳統的基礎上多元化,推出結合紙本書、VCD、互動光碟三位一體的「明日多媒體書」,以增加書籍的附加價值,並與電信業者合作,以每月30元的低月費誘因,提供手機無限下載電子書的服務。

明日工作室董事長溫世義表示,目前明日多媒體書平均每月銷量可達六千本,而使用手機下載電子書的會員約有五萬人,去年營業額7000萬元,已達損益平衡,但因前期投入硬體設備的資金尚未回收,離獲利還需一段時間。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雖然還在摸石子過河,但也測試出許多可能性,」溫世義透露。

台灣漫畫界龍頭東立出版社,兩年前也持測試態度進軍數位出版,成立東立漫遊網提供Online數位漫畫服務。從開始的風光上線到後來的慘澹經營,總編輯林琨哲無奈的說明,從市場現實面來看,東立既要面對高額授權金(占成本三分之一)的考驗,又要與實體漫畫出租店競爭,「獲利」之路考驗重重,再加上目前僅有東立提供Online數位漫畫,孤軍奮戰難成氣候,要不是有實體漫畫主業做後援,可能無法持續數位漫畫的服務。

城邦讀書花園網路事業部經理薛良凱表示,數位出版挑戰人類千百年來的閱讀習慣,在作家接受度不高、軟硬體環境未臻成熟、付費機制不健全等環節都遇到瓶頸,連合作伙伴都不知在哪裡,雖然看見了牛肉,但市場環境的不成熟,業者也只能望肉興歎。

歷經「明日報」停刊的失敗經驗,詹宏志以個人經驗表示,「走得快不見得是對的。」

數位化園地仍待耕耘

不過,早期從事印前業務的凱立國際,卻十分看好數位出版商機,不但將公司轉型為數位媒體服務公司,並已開始承接電子書業務,以電子書代工業之姿進軍市場,預計在6月推出電子書網站,提供付費下載電子書服務。

凱立國際總經理室特助莊健煌表示,凱立為出版社提出新的解決方案,在既有出版方式不變的情況下,透過數位軟體一次動作,完成多重出版的可能,不僅減少資訊重製的成本浪費,又能降低價格回饋讀者,達成三贏效果。

國內數位出版仍在渾沌期,但國外似乎已步入成長階段。去年初,美國Zinio公司提供的雜誌數位出版技術,短短半年內就吸引了《時代》(Time)《財星》(Fortune)等三百多本雜誌投入數位出版市場。

根據英國知名電玩雜誌《FutureNet》的經驗,該公司增加數位版雜誌後,一年內,約有10%的紙本雜誌訂戶轉為數位版訂戶,為其省下大筆印刷、運輸成本。

此訊讓原已師法Zinio成功經驗的PC home集團信心大增,今年除了將擴增旗下二十本雜誌轉為數位雜誌,並且預計邀請同業成立數位雜誌聯盟,期望改寫讀者的既有印象,重新定義「雜誌」的形式與價值。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