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教師節,你生命中是否也碰過改變你一生的老師?如果鄭捷有尹衍樑的幸運,「對的時機」遇到王金平這樣「對的老師」,是否能被拯救?(本文摘自《正向教學的力量》一書,作者為王淑俐,以下為摘文。)
2021年的8月底,我收到一位學生的訊息:
老師早安!我是今年世新大學畢業的小安,上禮拜我應徵上第一份工作了,是光復國小六年級代理班導師。我太開心了!想與您分享並致上感謝!
這次準備面試的過程中,我不斷想起您上課時教導的溝通技巧與智慧,很高興能應用在這次面試上。自許未來能將老師的諄諄教誨帶入校園、教給小朋友。
謝謝您!您是我生命中的貴人、恩師,在這裡預祝您「教師節快樂」。
這份感恩與祝福,在現代社會已屬罕見,我趕緊回覆:
小安,你帶給我很大的快樂,除了優秀如你成為老師之外,更由於你的感恩,以及今年你是第一個給我「教師節祝福」的學生喔!
我的快樂除了知道自己幫到了學生,也因為近年來已很少聽到「教師節快樂」的祝福了,「賀卡」比鑽石更稀有。有一年我提醒學生「今天是教師節喔!」學生竟回:「現代學生不可能跟老師說「教師節快樂」了,這個節日在學生心目中已無特殊意義。」
這種現象我雖有察覺,親耳聽到還是感到「震撼」!難道「尊師重道」已然消失?師生關係不再重要?或是因為老師的付出不足以感動學生?
提到「生命貴人、恩師」,台灣大學商學碩士、政治大學企管博士的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2015年獲頒彰化師大名譽博士時,特地向也在場的恩師王金平深深一鞠躬,他說:「當初若不是王老師,就沒有今天的我。」
原來,尹衍樑小時候經常打架鬧事,父親無力管教,就把他送到進德中學。這是省主席黃杰1963年特別設立的學校,各地警察局也常將問題青少年送來,因此常被誤為是「感化學校」。
十五歲的尹衍樑入學後依舊逞兇鬥狠,有一次捅了別人屁股一刀,自己的胸口也被劃了道很長的傷口。他怕被教官發現,就躲進宿舍找老師包紮,這位老師就是師大數學系剛畢業的王金平。
王老師原本要去高雄女中教書,後來卻被彰化進德中學挖角。王金平勸他:「打人的人好比野狗、毒蛇,才會讓人家怕;把書念好、把人做好,比什麼都重要。」這段話讓尹衍樑開始認真念書。
日文歌曲〈生命的理由〉認為,人的出生是為了與父母、手足、朋友、摯愛的人相遇,是來救贖別人以及被拯救,為了使人幸福的。我希望這當中也包括師生關係!
如果鄭捷有尹衍樑的幸運,「對的時機」遇到王金平這樣「對的老師」,是否能被拯救?法院判死的衡量條件之一是「無法教化」,但老師何忍如此對學生宣判?
我確定自己「喜歡教書」,居排行榜的第一名。大學時接觸到中山女高、師大附中、金華國中等優秀、重感情的學生時,教學非常愉快。師大畢業擔任國中導師,因無法拿捏「要不要體罰」開始兩難。
讀完研究所教大學生,也常在教學自信與挫敗兩極端擺盪,雖調整「教室管理」及「教學評量」方式,還是「動輒得咎」,很難做到「寬嚴並濟」、「中庸之道」。
而今我還是熱愛教學,是因為「學生拯救了我」。學生的正向回饋讓我得到「前進」的動力,慚愧的是,我救贖了學生嗎?
學生都知道哪些老師「很會教」,每週盼望著上他們的課。我自知距離這樣的功力甚遠,只是努力的「承擔」責任、「接住」學生,仍常常因為不自量力而踢到鐵板、嘗到敗績。
到此你會發現,這不是一本充滿正能量的「老王賣瓜」,而是「先悲觀而後樂觀」的教師效能練功手冊 ,讓我們繼續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