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劇情介紹
韓片「有你真好」(Jibeuro, The Way Home, 2002),是一部描繪自我(self)與他者(the other)之間關係的電影,啟發性極大。自小與未婚媽媽在漢城相依為命的任性小朋友山武,因為媽媽臨時找不到工作,於是被媽媽強迫帶回窮鄉僻壤與外婆生活在一起。在鄉下辛苦生活的外婆,不但外貌老醜,還有駝背、聽障、言障等毛病,於是自我中心的山武和外婆初見面時,一點兒都不尊敬她,反而還對她口出各種歧視性的惡言。
相對於跋扈、絕對自我的山武,外婆倒是事事逆來順受,面對外孫的歧視與欺負,不但不生氣,反而還盡心盡力地照顧他。最後,隨著外婆不斷的情感付出,山武也終於能接納外婆,對外婆流露出真摯的情感。
貳、討論提綱
一、組織中叛逆型的員工,通常也是具有創意的點子王,領導人應該如何引導他們?柔性管理還是剛性管理呢?哪一種管理風格的效益較大?
二、組織中的創意通常來自叛逆型員工的點子,在創意與衝突之間組織如何維持平衡?
三、不同世代的員工具有不同的價值觀,組織的多元風貌要如何維持才能具有活力?
參、討論內容
影片中的小男孩山武,因媽媽暫時失業,把他帶到鄉下外婆家寄住,突然的生活轉變,讓他只接受自己在城市所習慣的事物,而對鄉下生活陌生、落後的事物極度厭惡,外婆則是深具愛心地不斷付出關懷,直到山武有所感動與悔悟,自然而然地對外婆以及鄉下的新朋友表達出善意與情感。
人際間要能感受「有你真好」,需要雙方相當的努力。孩子的表現乃是純真的,領悟性也高(如卡片的創意),只要透過柔性的感召與付出愛心一定會有回應。同樣的道理,組織中具有創意的員工通常較叛逆,有很多意見,無法事事順從,但主管就是要付出愛,不計較、不放棄,尤其應在其職位上發揮權力與義務,盡力參與機構管理上維繫創意與衝突之間平衡的每一過程。
即使是一家人,但因成長階段的社會環境不同,因此衝突難免。劇中外婆非常有耐心,對小男孩相當包容忍耐。同理,組織裡因大家價值觀的不同也會產生叛逆型的員工,可能隨時造成衝突。雖然組織不一定要接受這類員工,然因其可能產生創意,故主管須學習忍耐與柔性管理,或利用同儕的力量,或改變工作的氣氛來關懷與軟化員工,進而從中啟發創意,減低衝突的負面影響,最後才能留住這些很可能具有發展潛力的人。
傳統的醫學教育中仍存有濃厚的師徒關係,但近年已有一些叛逆不服的影子。如何讓學生發揮創意又能兼顧良好的師生關係,實不容易。畢竟學校是訓練全人性格的地方,讓年輕人將來到哪裡都可以隨時隨地學習,因為未來社會中沒有團隊精神是行不通的。因此,對待叛逆有創意的人,領導者應採協調相處與接納的態度,不能用壓力鍋方式處理,否則會付出較高社會成本的。
近世紀以來,由於教育水準普遍提升,因此,現代的管理必須更人性化,瞭解員工在什麼情況下才能發揮創造力是很重要的課題。一般而言,創造力的提升,有賴給予員工最大的自主和自尊,再透過企業願景的引導和個人成就感的激發,才能自然產生。
至於團隊的互動合作,應建立在互信的基礎上,而非冰冷的官僚階層體系和硬性的規定,才能激發出人性的火花與創意的成果,如此才是人們二十一世紀時要奉行的管理新典範。
在組織裡,不論位居何職,人人都是平等的。在心田深處,被關懷的需求是人人具有的通情至性。因此學習敏銳而細膩的關懷之情,是現代主管在職場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
一般而言,管理風格通常可分為柔性與剛性兩種:剛性管理強調依法行事,對工作的投入相當費心,對人的關心程度較為忽視,推動業務時一板一眼,毫不留情,甚至沒有轉圜的餘地,嚴格、嚴肅是組織文化的特色。而柔性管理強調對人的關懷與關愛,推動業務時處處會考慮員工的心理感受,因此,組織中充滿人性與人文色彩。所以,管理固然要事事追求合理化、制度化,但是,善性、關懷與愛心的管理精髓是燃起人類希望的火種,組織的剛性管理通常無法解決全部的問題,因此,要設法嘗試柔性手法,以關愛引導感動,進而達到和諧的境界。
在一般的組織中,透過正式溝通管道傳遞來的訊息,大都只具有表面價值,在缺乏非正式溝通的交流管道下,許多具有真正含意的訊息恐已流失殆盡。為了增加彼此的共識,主管要開啟溝通的大門,主動與人打招呼溝通,主動與員工親近聊天,找個人吃便當,就會聊出一些事情,多一些瞭解。這好似益菌,對身體健康是好的,塑造友善的工作環境,也是機構管理所需要的。換言之,剛性主管較無法聽到員工的聲音,唯有柔性關愛,才能與員工交心。
隨著社會的進步,組織為了生存,也必須展現多元風貌,譬如容納異己、包容關懷、勇於面對衝突以及鼓勵創意與創新等,才能使組織的活力無窮,如此,組織的永續經營才有曙光。
(本文內容取自台大醫院「看電影學管理」組織學習平台,由周菁蓮整理,作者改寫,作者為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教授兼管理學院院長,專欄言論不代表本刊立場)